提着嘎斯灯探旧巷
20世纪20年代扎赉诺尔的景象。1904年新兴建的九号井。1951年恢复生产的九号井。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扎赉诺尔煤矿矿工使用的安全帽。各种各样的嘎斯灯。用毛毡制作的毡疙瘩。1954年6月13日,扎赉诺尔煤矿测量科全体人员欢送尼非道夫同志回国留念。二排右二为贾道圣师傅,后排右二为笔者许恩涛。1951年深秋,刚参加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的各项活动,我的师傅贾道圣就领着我这个15岁的小徒
2024.11.05
追忆1958年一次煤矿事故
1978年改造的新三斜井的一角。背景为当年被洪水淹过的十一号井及二斜井。通往十一号井的矿路。1951年,扎赉诺尔煤矿的一角。1951年,扎赉诺尔煤矿九号井。扎赉诺尔煤矿三斜井。20世纪90年代,扎赉诺尔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1998年,扎赉诺尔煤矿的矿工正在抗洪。1959年7月19日,地质测量队全体同志欢送贾道圣科长支援新区工作留念照片。照片中有在1958年煤矿事故中火速报告汛情的三位同志:孙静秋(
2024.10.31
毕氏父女与“毕氏锅炉”
满洲里毕氏锅炉制造有限公司综合楼。毕玉洁与笔者合影。毕德光毕玉洁满洲里毕氏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厂区一角。毕玉洁与工人们一起劳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为毕德光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6年,毕玉洁被中共扎赉诺尔区委、扎赉诺尔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人才。满洲里毕氏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大院。1992年,在扎赉诺尔矿务局工作了一辈子的毕德光总工程师创办了自己的光正节能科研所。1994年,经过刻苦钻研
2024.10.24
“列巴王”诞生记
笔者与俄罗斯顾客在餐桌上交谈。各种各样的列巴。传统的俄罗斯美食。老式的列巴炉。刚刚烤好的列巴。笔者在制作列巴。满洲里市内一家西餐厅的一角。1992年,满洲里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全市上下各单位纷纷行动起来,创办了各式各样的公司,全都挂靠在市里几家有出口经营权的大公司名下。当时我所在的市经贸局也成立了一个公司,名字叫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经营的项目包罗万象。那时上级领导找我,让
2024.10.22
我在边城开煤矿的故事(下)
20世纪80年代,满洲里的冬天异常寒冷,各单位对煤炭有着大量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冬日里满洲里的市民在温暖的室内休闲娱乐。20世纪80年代,冬日里满洲里市民吃火锅驱寒。20世纪80年代,冬日里满洲里的温室里春意盎然。笔者儿女的合影。笔者在开放山待运的煤炭前留影。原开放山煤矿远景。(2023年摄)六时间很快就到了1985年底,我的小煤窑生产经营步入了正轨。除按月还清银行的贷款外,我还还清了欠的摩
2024.10.16
我在边城开煤矿的故事(上)
20世纪80年代冬天,寒冷的满洲里街头。20世纪30年代,在察罕敖拉煤矿旁等待运煤的骆驼车队。20世纪30年代,前往察罕敖拉煤矿运煤的骆驼车队经过满洲里市二道街。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的少先队员到五保户老人家中帮老人收煤。满洲里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煤炭。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的少先队员到五保户老人家中帮老人收煤。满洲里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煤炭。摩托车是笔者从开放山至满洲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原开放山煤矿
2024.10.14
满洲里开放山煤矿忆事(三)
1986年,马树林副市长(右四)一行人在开放山煤矿井下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原开放山煤矿地磅。(2023年摄)原开放山煤矿栈桥式煤台东侧近景。(2023年摄)煤矿工人正在进行爆破作业。煤矿工人铲装爆破作业后崩落下来的煤炭。煤矿工人进行钉道作业。从远处眺望原开放山煤矿栈桥式煤台。(2023年摄)大会战期间,人们脑海中只有一个字:“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压倒了私心杂念。矿区各小井红旗招展,辘轳飞转,斜井矿车
满洲里开放山煤矿忆事(二)
□王允满煤矿工人正在清扫浮煤。煤矿工人在工作面打眼。煤矿工人学习架设金属支柱。煤矿工人休息时热情交谈。原开放山煤矿栈桥式煤台西侧近景。(2023年摄)原开放山煤矿门卫值班室。(2023年摄)原开放山煤矿远景。(2023年摄)为了找到煤层露头,我在齐脚踝深的雪地里来回行走,参照书本里的知识查看地形地貌,一番寻找后我确定了煤矿井口的位置。这个位置土层薄煤层厚,在这里挖井我们可以花最少的钱挖到煤层。于是
2024.09.26
满洲里开放山煤矿忆事(一)
笔者父亲(前排中间)与笔者(后排右一)和笔者三个孩子的合影。宝石山远景。原开放山煤矿大院正门。(2023年摄)原开放山煤矿办公室与职工宿舍。(2023年摄)年久失修的地窨子。笔者在开放山煤矿井架前留影。眺望原开放山煤矿。(2023年摄)满洲里过去使用的四轮马车。一20世纪70年代,小煤矿等“五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城市乡镇出现。1972年,我在满洲里市煤炭管理局任采煤技术员。当时的满洲里市
2024.09.24
满洲里散装化肥进口史(下)
□佟世杰俄罗斯的化肥运输车。换装工人把袋装化肥背上货车。换装工人驾驶叉车把袋装化肥送上货车。(2021年摄)换装工人把散装化肥装袋后在台秤上称重。绞龙输送机的使用降低了换装工人的劳动强度。(2023年摄)换装工人使用封口机将袋装化肥封口。(2023年摄)散装化肥人力换装场一角。满洲里站装卸二车间一角。(2021年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不到7点我就去货场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每批作业都由我组织、指挥、指导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