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钩沉
俄罗斯西伯利亚城市出访散忆(十七)
2025.02.18 22:10

《无名女郎》是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创作的油画。

《深渊旁》是列维坦于1892年创作的油画。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油画。

俄罗斯特色美食生腌猪肉。

20世纪70年代新西伯利亚地方志博物馆。

2010年开放的新西伯利亚市博物馆。

新西伯利亚美术博物馆。

新西伯利亚市城市一角。

西伯利亚地区和新西伯利亚市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记得我读函授大学时,学校专门设有外国文学史这一学科,授课老师在讲述俄罗斯文学史的时候常常会将西伯利亚地区的文学史作为一个重要章节来讲授。

因为西伯利亚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它在苏联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艺界就高度重视西伯利亚文学。文学泰斗高尔基在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就曾指出:“我们必须注意各地区的文学,特别是东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的文学”。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就是西伯利亚众位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因为他是俄罗斯生态文学的守望者,也是自然文学的领军人物。文学家、诗人、小说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虽然不是西伯利亚人,但他却钟情于西伯利亚,并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一首著名的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这是一首献给“十二月党人”的诗。不管你是什么国籍,也不管你是什么肤色,凡是来到新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几乎都会听过有关“十二月党人”的故事。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十二月党人”是反抗沙皇专制,要求实现民主,解放农奴的英雄和先驱。授课老师还告诉我们,不仅有很多作家毕生沉浸在西伯利亚的大地上,还有很多电影导演也特别喜欢在西伯利亚的荒原上拍摄电影,且多数题材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爱情故事,所以,也有人说西伯利亚是爱情之圣地。如1965年由美国导演拍摄出品的《日瓦戈医生》,就是改编自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讲述的就是一个俄罗斯男人和一个美国女人的感情悲剧;1998年上映的《情留西伯利亚》,描述的是1885年时一个美国寡妇认识了俄罗斯军校学生安德烈·托尔斯泰并相恋的故事。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地区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俄罗斯作家以及世界各地的作家情有独钟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丰富的资源,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取之不尽的爱情故事。有人曾对我们说,假如你不相信西伯利亚有那么多的爱情故事,那就请你移步西伯利亚地区的各个城市,在那里任何一个城市建成区的周边山坡上都会有很多类似乡间的“小别墅”,而在那些“小别墅”里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西伯利亚的爱情故事”。

我们在马路上盘桓的时候,王威先生边走边说:“在新西伯利亚市这个地方中国人不太受欢迎。”我闻之不解地说:“新西伯利亚市的人民怎么可以对勤劳、智慧、善良且能给他们带来廉价生活必需品,解燃眉之急的中国小商贩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呢?”王威先生怔了一下后又对我们说:“在新西伯利亚这里什么事情也都不是绝对的,例如国内的天津与新西伯利亚两地之间就建立了直航关系。”王威先生接着说:“虽然这里的小商品市场不发达,但这里的军工企业比较多,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企业都愿意同我们国内的大企业打交道。”因为提到当地政府,我对王威先生说:“我们此行来到新西伯利亚市主要是同当地的工商会接触,暂不与新西伯利亚市政府接触,因为在我们来这里之前新西伯利亚市政府已经向满洲里市政府发出邀请函,正式邀请满洲里市政府于今年下半年到访新西伯利亚市。所以,我们此次就没有与新西伯利亚市政府进行接触的打算。”

在王威先生的陪同下,我们还参观了新西伯利亚市的商业区、商场和集贸市场。从市场整体情况看,这里商品种类很丰富,市场供给能力很强,绝不是我们想象的俄罗斯部分城市生活物资依然十分短缺的样子。从市场上陈列的商品种类来看,普通日用百货类商品主要还是来自中国,而这些商品中的绝大部分又都是那些中国小商贩从天津等地贩运来的。高端日用百货类商品主要来自欧洲、日本。集贸市场上的各类蔬菜、鱼类、肉类很丰富,也很鲜活。

在市场上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消费现象,俄罗斯人似乎不喜欢吃羊肉,故而在市场上基本看不到羊肉。俄罗斯人喜欢吃牛肉和猪肉,而且俄罗斯人特别喜欢吃那种腌制的猪肉,这种猪肉腌制时使用的就是生鲜肉,但在腌制的过程中通过发酵肉已经是熟的了。腌制好的猪肉在食用前一般无需进行二次加工,直接改刀装盘就可以食用。这种腌制的猪肉其白肉的厚度可达五六厘米。我发现俄罗斯人对这种腌制的猪肉十分喜欢。开始时,笔者不敢吃这种腌制的猪肉,后来在俄罗斯朋友热情劝导下,笔者由开始时的不敢吃到最后也喜欢上了这种腌制的猪肉。有朋友告诉我说,俄罗斯人做腌肉的猪肉之所以口感非常好,是因为这种猪本身就是传统品种,不喂添加剂,生长周期长达一年,类似于我们过去用土法饲养的那种笨猪。

在一个集贸市场里,我看到地上摆放有一堆橘子,橘子不仅个头大小不一,还有点蔫巴巴的。于是我出于好奇就让翻译问俄罗斯商贩这些橘子是从哪国进口的,他看着我们说:“中国。”看到中国水果被摆放在地上销售,笔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由得想起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外运总公司满洲里分公司承担国家对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出口水果的那段往事。那时,中国外运总公司满洲里分公司承担着国家对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出口水果的任务。每年冬季是我国对苏联出口水果的黄金季节。每天成列成列的保温车满载着产自于全国各地的苹果、香蕉、蜜橘、血柑等进入满洲里车站,在这里接受双方质检人员的抽检。据说,在抽检的过程中,按照双方合同约定的抽检标准,凡不达标的水果就会被整节车皮地甩下来。这些被甩下来的水果因保鲜的原因已无法再运回国内,只能就地降价处理,所以每年的那个时候满洲里人就有“福利”了。那时,笔者还在扎赉诺尔矿区党委工作,每年区委、区政府两办工作人员负责去满洲里外运公司购买水果,每个干部均可以分到一两箱水果。买回来的水果开箱一看其实都水灵灵的,几乎看不出什么毛病,也不知道那时的质检人员是如何掌握质检标准的,好端端的水果就都被甩了下来。如果现在我们的出口水果质量检测体系和检测标准能有那时的五成,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水果也就不至于被丢放在地上销售了。

2000年3月6日,一大早王威先生又专程赶过来邀请我们去新西伯利亚市文化展览馆看油画展。笔者思忖,反正上午也没有工作安排,待在宾馆里也很无聊,去了解一下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对我们的工作也是有一定裨益的。

虽然笔者不懂油画,但喜欢俄罗斯油画,就权作是一种附庸风雅的情调吧。我们一行来到文化展览馆时里面观展的人寥寥无几,偌大的展馆里显得有点冷清。虽然观展者不多,但并不影响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装饰有精美画框的尺幅大小不等的油画。若是让笔者阐释油画创作语言肯定是个门外汉,好在笔者还勉强知晓油画一般可分为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和宗教画等几大类,也知道俄罗斯油画在世界油画创作史上还是具有较高地位的。特别是沙皇俄国时期的著名油画家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创作的《无名女郎》、伊克萨·伊里奇·列维坦创作的《伏尔加河的傍晚》和《深渊旁》、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创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笔者还知道俄罗斯拥有一大批世界级的油画大师,如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坦等。当然在俄罗斯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油画大家,笔者就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但有幸的是,笔者在来新西伯利亚考察之前曾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去过欧洲几个国家,在法国巴黎有幸观瞻了卢浮宫。在卢浮宫观瞻只有半天时间,只能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那一次,笔者近距离仔细地观看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拉克瓦洛的《自由引导人民》、米勒的《拾穗者》、委罗内塞的《加纳的婚礼》等著名的世界级油画作品。还通过卢浮宫而得知沙皇俄国时期著名油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创作的《无名女郎》是与《蒙娜丽莎》齐名于世界的大师之作。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