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节日起源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是所有爱书人的节日。“世界读书日”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1923年,西班牙作家文森特·克拉维尔向加泰罗尼亚大区政府提出在西班牙设立读书日,以纪念塞万提斯及其伟大作品《堂吉诃德》。1926年,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设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设立目的在于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
2020.04.23
虚妄与真实
□于丽红 布日古德 虚妄与真实,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才更让人信服。现在就让伊斯梅尔·卡达莱来展示给你看。 伊斯梅尔·卡达莱是阿尔巴尼亚最著名的作家、诗人,目前定居法国,用法文写作的他,作品则在全世界多个国家传播。他创作了《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等众多优秀的作品,他的许多作品都在讽刺和批判社会上的专制与不公,其中一些出版之后曾一度遭禁。200
名言警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书的中外名句。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劝 学
颜真卿(唐代)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长干里》
《太行血》
《朝阳警事》
慢的风雅
□任崇喜 慢是一个时尚的词,即便在古代。 比如说慢词,依慢曲填写,调长拍缓,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北宋文化的支撑,是浓厚的市井文化,而宋词是可以吟唱的。慢,古书上写作曼,有延长的意思。能唱慢歌,有人欣赏,可谓有钱有闲有心情。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竹林中,王维把古琴搬到空旷之地,一轮
2020.03.16
爱是一泓澄莹的泉
——读边庆祝闪小说集《戈壁之殇》 □刘敬 时代的步履匆匆复匆匆,“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可谓“椰风挡不住”。然而,即便时间零碎,闲暇无多,之于阅读对象与阅读内容,只要我们选择合理、取舍有方,那么日久天长,意义自会不同吧。目下,捧在我手中的,是作家边庆祝的闪小说集《戈壁之殇》——近150篇闪小说,取材广泛、手法新颖,作家颇擅长“螺蛳壳
山居即事
王维(唐代)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赏析: 首联二句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他引用了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诗句。顾安《唐律消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