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五名电影工作者讲述奋斗故事
用镜头记录时代反映时代,以视效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把中国故事讲到国际舞台……他们,奋战在电影行业一线,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和电影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8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电影行业从业者代表围绕“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新华社记者潘旭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在京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五名电
2025.08.08
同心赓续鱼水情——二〇二五年“最美拥军人物”速写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双拥办、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拥军人物”,共有8名个人和1个集体获此殊荣。 爱军拥军,用情用心。他们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改革和练兵备战。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拥军故事,书写了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建设巩固国防,贡献拥军力量 西藏军区詹娘舍哨所,坐落在海拔400
2025.08.06
乡村“书痴”:愿每一本书都能被遇见
在江西万载县鹅峰乡,绿树阡陌间有一座书院,馆藏超过300万册图书,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私人图书馆。 今年43岁的袁宇是书院的创立者,从事图书收藏超过20年。出身农家的他读书时经常泡在县图书馆,尤其对地方史志有着浓厚兴趣。1998年,读高二的袁宇看到县图书馆一则旧书处理公告,向父母借了3000元钱,买下了这些旧书,开启了自己的藏书生涯。 大学毕业后,袁宇全职投入二手书的收藏和交易,2008年,他
2025.08.04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丨三尺讲台“播火者”——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婉娟
于晓泉、王微粒、李哲 八一前夕,国防科技大学校园。一批毕业学员在陈赓雕像前列队告别,奔赴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 “青年学员向着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奋斗,离不开军队院校思政教育引领。”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将最后一堂思政课讲堂搬到了这里。 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左三)在课后与学员讨论问题(7月22日摄)。新华社发(王骁摄) 三尺讲台,三十
2025.07.31
做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智慧大脑”——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王超
夜幕初垂,东部战区某部作战研究室灯火通明。 汇报席上的高级工程师王超手持激光笔,讲解着对于未来作战动态的构想。 “联合作战战场信息环境错综复杂,我愿成为穿透迷雾的那道光。”这句誓言始终激励着王超前行。 这是东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王超(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张天宇摄) 2016年,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王超被遴选纳入战区新组建的某保障队。 他敏锐地意识到,摆在他们这代人面前的课题,是尽快从单
2025.07.29
年近八旬老党员用小院点亮“中国红”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文承街,年近80岁的张建生,自2007年以来一直坚持宣讲老一辈革命故事,花费65万余元把自己家小院打造成“宣讲阵地”,并且坚持免费开放。同时,他认真研读党的理论,用自己接地气的语言传播好党的声音,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草根宣讲员”。 张建生。云南省委文明办供图 自掏腰包打造“宣讲庭院” 1978年7月,张建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一生为党,做无
2025.07.28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丨青春沸腾在岩层深处——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崔道虎
火箭军某旅工程安装技师、一级军士长崔道虎(右二)与营连干部交流设备革新思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刘明松摄) 大山深处,人迹罕至。 岩层之下,战斗着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凡人之躯托举大国长剑,被誉为导弹“筑巢人”。 火箭军某旅工程安装技师、一级军士长崔道虎,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 “我想当发射导弹时那个按点火按钮的人!”30年前,怀揣着梦想来到部队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岗位是建设阵地,为导
2025.07.25
“海岛信使”石进全:二十余载邮路情
一片海,一条船,一个人,在福建省三都澳海域,宁德市蕉城区邮递员石进全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海岛信使”。 石进全在三都镇虾荡尾村送快递。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8岁时第一次跟着父亲摇木船送书信,18岁时从父亲手里正式接过邮包,这条福建唯一的海上邮路,父亲坚持了23年,石进全也奔波了28年。 4个海岛、8个行政村、8个海上渔排社区是石进全服务的区域。早8时赶到三都镇客货邮融合服务中心,按地址将邮件、
2025.07.23
讲台捧书卷 灶台做羹汤
“先比较‘元’,再比较‘角’。所以,这两个数究竟哪个大?”站在那王小学一年级的讲台前,教师黄永勇讲完一个知识点,向孩子们提问。 “4元3角大于3元4角!”讲台下,5个孩子大声回答。 黄永勇给孩子们上课。人民网记者严立政摄 那王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的偏远乡镇——东凌镇,距离县城70多公里。这里仅有两名教师,3个年级,13个学生。黄永勇和妻子黄秀碧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还要负责他们的
2025.07.21
单人单车横穿中国,“独行女侠”太酷了!
凌晨4点,安徽省淮北市博旭洲物流有限公司女驾驶员谢琳开着重型卡车,驶入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家企业。 看着货物慢慢卸载完毕,谢琳轻舒一口气:“又完成一单任务!” 谢琳今年56岁,驾龄35年,驾驶里程500万公里。从业至今,谢琳始终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准时、安全地送达每一单货物。 谢琳在自己驾驶的货车内留影。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因为父亲是一名汽车兵,谢琳从小就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