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钩沉
东风吹来满眼春(上)
2022.11.21 25:10
——纪念满洲里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三十周年
 
□张新政

1990年,满洲里市二轻供销公司举行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仪式。

1991年6月,祝广垲市长(左一)带团出访苏联,在苏联交通部满洲里市轻工产品进出口公司经理张石泉(左三)向苏联交通部物资局副局长戈尔边克(右一)展示服装样品。
 
1993年,东方边境贸易公司负责人与俄罗斯交通部负责人在北京签订制作俄铁路员工制服合同。图为祝广垲市长(右三)与俄罗斯交通部扎伊采夫副部长(右一)、部长助理伊戈尔(右二)、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副经理曲学中(左二)在天安门前合影。

1992年,位于中苏街的满洲里市二轻供销公司第一商店。

 1992年7月2日,东方边境贸易公司举行开业庆典仪式。

1993年,东方边境贸易公司获得“”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业及行业企业评价对外经济贸易业第207位“的荣誉。
 

 20 世纪80年代初,张石泉在二轻供销公司大门前留影。
 
1994年3月21日,张石泉出访俄罗斯。图为张石泉在俄罗斯交通部与交通部副部长扎伊采夫(右二)、交通部物资局副局长戈尔边克(左一)合影。
 
1994年,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局代表团来到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参观访问。代表团成员与满洲里市领导在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大门前合影。

1995年5月12日,张石泉经理在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展厅与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局代表团负责人签订协议。
 
 
东方边境贸易公司的前身是满洲里市二轻经理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均由各级政府计委列入计划内进行统购统销,唯独二轻系统下的企业属于集体经济企业,大部分企业要自己解决生产原材料的来源,自己建立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了解决满洲里市二轻系统20多家企业的产供销问题,1970年,满洲里市二轻局成立了二轻经理部,承担二轻系统供销业务,负责购入各厂社计划外所需钢材、木材、皮张、薄铁等原材料。此外二轻经理部专门成立了清林队,常年深入大兴安岭原始林区采伐被山火烧过的森林里剩余的木材,让木材加工企业有充足的原料,有能力对外进行木材生意。
二轻经理部最初的经营场所在临中苏街一栋俄式老建筑里,这栋老建筑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后为万茂盛、秦记恒、金融合作社等商号和钱庄使用。因为拥有临街门市,二轻经理部成立了二轻经理部门市部,主要经营销售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商品。在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年代,二轻经理部凭借集体企业的身份,采购方式比较灵活,进货渠道多样,拥有直接从厂家订货的优势(国有商业企业要从二级站逐级批发环节订货购货)。二轻经理部门市部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商品供不应求;一些款式新颖、设计独特的女装不时在二轻经理部门市部的柜台上亮相,引导着边城女性时装的新潮流;日用百货、铁制木制家具也一应俱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二轻经理部门市部成为满洲里市的知名商店,其出售商品具有奇、特、新等鲜明特点。
1974年,满洲里市二轻经理部更名为满洲里市二轻供销公司,公司本部迁到一道街新址办公。办公新址为新建两栋砖房,东侧房为市二轻局办公地,西侧房为市二轻供销公司办公地。之后因为工作需要,在东、西两栋砖房上面加盖二层,市二轻局撤销后,这座二层楼房成为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办公楼。而位于中苏街的二轻经理部门市部一直经营下来,先后使用“满洲里市二轻供销公司第一商店”(期间在三道街、扎区设立分店)、“二轻轻工商场”等名称。
1988年,满洲里口岸打开国门,实现对苏联边境贸易零的突破。
满洲里市二轻供销公司成立了满洲里市轻工产品进出口公司,按照市政府“一顶帽子大家戴”的开放理念,利用满洲里市边贸公司的边境贸易经营权,对苏联积极开展了边境贸易。1991年,轻工产品进出口公司就将对外贸易的触角深入到莫斯科,与前苏联交通部建立联系,并和前苏联交通部达成了为其制作铁路员工服装的意向。
1992年,国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国务院正式批准满洲里为沿边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几十年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生产销售的二轻企业干部们如虎添翼,他们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让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鱼得水,涌现出一批思想敏锐、求真务实、大胆实干的市直各部门、各企业的领导人才。
沐浴着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强劲东风,满洲里市轻工产品进出口公司在国家外经贸部取得了对俄罗斯边境贸易经营权,并更名为满洲里市东方边境贸易公司。1992年7月2日,东方边境贸易公司举行开业庆典仪式,满洲里市长祝广垲,副市长王正海、田振明、邵满泉等市领导参加开业庆典仪式。东方边境贸易公司从此搭上了满洲里对外边境贸易的这列国际快车,张石泉先生走马上任担任了总经理,带领着他的团队在中俄边境贸易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东方边境贸易公司一开始就发挥出独有的行业优势,在二轻系统内先后兼并了市鞋帽厂、市被服厂,通过有效利用工厂原有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迅速抢占俄罗斯市场,获得为俄罗斯交通部加工生产铁路员工服的大批量订单。之后为了消化订单,东方边境贸易公司与解放军总后石家庄3502工厂、山西闻喜县3534工厂进行了合作,并成为多年的合作伙伴。
这个时期,满洲里市高度关注这项经贸合作,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张石泉经理出访俄罗斯,先后拜访俄罗斯交通部、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局,并邀请俄罗斯交通部、后贝加尔铁路局代表团多次来满洲里访问,参观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制作俄铁路员工服的生产现场。1993年,在满洲里市长祝广垲的见证下,东方边境贸易公司负责人与俄罗斯交通部负责人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制作俄罗斯铁路员工制服合同。张石泉经理与俄罗斯交通部部长法捷耶夫,副部长扎伊采夫,交通部物资局副局长戈尔边克,后贝加尔铁路局局长达夫加罗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1994年,中国著名作家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张石泉进行采访后创作了名为《春潮带雨晚来急》报告文学,对张石泉和他的外贸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现在这里摘录,以飨读者。
在东方边境贸易公司豪华的办公楼内,我见到了该公司的总经理,一个祖籍吉林省吉林市的高个大汉,他对我的采访表现出一种不耐烦的情绪,这是事业大成、雄心勃勃的人物对待记者的普遍态度。但我的诚恳很快让他改变了态度,话语便如水流淌。他出身贫寒,因父亲有过历史问题,青少年时期饱经磨难。他当过泥瓦匠,当过机修工。1988年,他是市二轻局所属一家有资本10万元、职工30名的二轻供销公司的经理。这一年,边境贸易大潮涌起,他很快地成为了弄潮儿。
凭着胆量和豪气,也许还凭着那过人的酒量,我本能地感觉到,张石泉身上有一种类似哥萨克的气质。他说他运气很好,刚成立公司便遇到了一桩好买卖。俄罗斯交通部物资局副局长是他酒场上的哥们,当时,这位哥们让张石泉的公司为他们加工铁路员工服装,5000套工作服换20000吨化肥。一炮打响,赢得了俄罗斯人的高度信任。从此,东方边境贸易公司成为俄罗斯铁路员工服装的长期生产者和监制者。谈到中俄边境和俄罗斯内地的假冒伪劣商品,张石泉深恶痛绝。谈到俄罗斯人,张石泉说:“俄罗斯人豪爽,好酒,好交朋友,讲义气,重感情,只要以诚相待,极好交往。而所谓诚,就是产品质量绝对不马虎,喝酒绝对不掺假,酒量不行是另一码事。朱镕基副总理来满洲里视察时与我专门谈过质量问题。”一件不合格产品败坏的是国家的声誉,损害的是国家的形象。他说,1989年,公司在内地的一家定点服装厂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服装,经检验不合格,发回去让他们内销。这家工厂的负责人愤怒地质问我:“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俄罗斯人都没说我们的产品不合格。”我说:“我是中国人,所以才这样做。合伙骗外国人,正直的倒爷都不会这样做,何况堂堂的东方边境贸易公司。再说,俄罗斯人一点不比你愚蠢。边境贸易也是商品交换,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讲求信誉,来不得半点虚伪和狡猾。重视质量讲信誉,诚心待友讲义气,是我们公司兴旺发达和我个人百事皆顺的法宝。现在,东方边境贸易公司组织出口的产品享受免检的待遇。”
 
 
 
□本版图片由王春萍、王庆华、王铁樵提供。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