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钩沉
中东铁路与扎赉诺尔煤矿
2022.07.06 26:10
□王 旭


1903年,扎赉诺尔煤矿(布龙尼科夫煤矿)2号矿井。


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布龙尼科夫煤矿)开工建设。
 
1903年,扎赉诺尔煤矿(布龙尼科夫煤矿)车间内景。
 
1903年,扎赉诺尔煤矿(布龙尼科夫煤矿)4号矿井。
 
俄国人经营煤矿时制作的铸铁炉门,炉门上有中、俄文标注的扎矿字样。
 
1903年,扎赉诺尔煤矿旁小镇全貌。
 
 
1900年,中东铁路西线满洲里站建成,这代表中东铁路西线部分线路可以开始运营。随着中东铁路开始通车运营,就近获取机车动力燃料成为铁路运营方急需解决的问题,扎赉诺尔煤矿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建设的。扎赉诺尔煤矿位于中东铁路西线,地理坐标为北纬49度28分,东经117度42分,距离扎赉诺尔站4公里,距离满洲里站29公里,距离哈尔滨站910公里。扎赉诺尔煤矿到扎赉诺尔站有4公里的铁路专用线。
中东铁路的建设将西方文化引入到了铁路沿线各地,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交通、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铁路打破了当地物产资源走向国际市场的障碍,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地方的工业、经济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从扎赉诺尔煤矿诞生之时起,煤矿的命运就与中东铁路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共同经历了时代的风雨,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896年6月3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沙皇俄国圣彼得堡与维特·罗勃诺夫签订了《中俄御敌互助援助条约》,史称《中俄密约》,该条约达成了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修建T字形过境铁路的协议。中东铁路最初被俄国称为满洲铁路或西伯利亚支线铁路,是李鸿章据理力争,坚持命名为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为中东铁路。后因中俄联合成立东清公司承建铁路,中东铁路也称东清铁路。
1902年1月1日,沙皇俄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黑龙江煤矿条约》,取得了在黑龙江境内、中东铁路沿线附近开采煤矿的特权。同年,沙皇俄国派遣安尼尔特地质队的地质工程师布龙尼科夫对扎赉诺尔地区进行了首次勘探,并确定了煤炭开采区域。1902年8月,中东铁路公司正式批准通过布龙尼科夫勘探后提交的预算报告,第一笔预算为184000金卢布。1902年9月1日,1号煤矿矿井奠基开工,从此扎赉诺尔乃至整个北满地区出现了第一座露天煤矿,这座煤矿被命名为布龙尼科夫煤矿,也就是后来的扎赉诺尔煤矿。
1904年,布龙尼科夫煤矿开采了4个矿井,年产煤165000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中东铁路对煤炭需求量剧增,煤矿又陆陆续续开采了几个矿井,建设了5号、6号、7号、8号矿井。1906年,奠基开采9号矿井比较特殊,深度达68米。扎赉诺尔地区褐煤储量巨大,挖掘深度100米储量为9500万吨,挖掘深度200米储量为22200万吨。
1905年,1号矿井发生火灾,后来火势蔓延到了4号井,并波及5号井。1907年,6号矿井发生了火灾,原因是煤炭自燃。9号矿井后来也出现了火情,火灾之后又发生了水灾,相对火灾,水灾造成的损失更大,大水淹没了矿井,矿井里所有设备沉于水下。掏干9号矿井里的水并恢复生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结果修复9号矿井计划被搁置了。
       1907年8月17日,沙皇俄国政府与黑龙江省地方官员签订了煤矿合同,合同规定“俄人所享有开矿地段,以铁路两旁各三十里为界”,明确了沙皇俄国开采中国煤炭资源的范围。1908年,布龙尼科夫煤矿在中东铁路干线北方勘探开采了纳霍德卡煤矿,建立了几个小型矿井(12-16号矿井)。 1910年,正式开采纳霍德卡煤矿。
日俄战争结束后,中东铁路各方面对煤炭的需求急剧下降。中东铁路公司从1910年开始改变煤矿的经营模式,煤矿由原来的中东铁路公司自营转包给俄罗斯商人私人经营。1910年至1913年,承包给斯基杰利斯基、巴恰罗夫,1914年至1919年,承包给伊利因斯基、克雷洛夫,1920年至1923年,承包给斯基杰利斯基,1921年至1924年,承包给科瓦利斯基。
1919年末,煤矿掏干了9号井里的水并恢复了生产。1920年,承包商斯基杰利斯基在浑河区域(达兰鄂罗木河)修建了新矿井并组织开采了露天矿新浑河。
煤矿生产的褐煤在保证满足中东铁路公司燃料需求前提下,其余褐煤进入了地方煤炭市场,虽几易承包商,但是每个承包商在短暂承包期内都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日俄战争期间,在布龙尼科夫煤矿工作的工人高达10000多人,其中包括沙皇俄国军人和被雇佣的中国人。1919年至1921年,煤矿工人从5000人增加到8000人。由于煤矿多次发生火灾、水灾,中东铁路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掏干9号井、维修机器设备恢复生产花费了大量资金,又恰逢煤炭市场萧条不景气,中东铁路公司决定限制纳霍德卡露天矿的产量,以满足铁路自需为主。由于煤矿产量下降,煤矿工人人数逐年减少。1927年1月1日,煤矿职工共1190人,其中下井工人502人。煤矿职工中,中国国籍工人838人,俄罗斯族职工352人。
煤矿拥有医院、急诊室、小学、高级中学等医疗教育设施,还有商业网点供销合作社供应食品,可用现金结算,也可赊账(从工资中扣除),还有铁路会议室、图书馆、阅览室等。
1924年,扎赉诺尔煤矿由中俄合办,工人的工资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煤矿改革了原有体制,实行小组计件包公制,工人的工作工资不再经手包工头,而是由煤矿直接分配支付。1926年,工人工资收入比1925年提高了11.76%,比沙俄时期俄罗斯资本家经营时提高了62%。
1929年,中东铁路冲突事件爆发,煤矿的地面建筑与机械设备遭到毁灭性破坏,主要生产矿井9号井、北煤沟被达兰鄂罗木河水吞没,致使煤矿完全处于停工状态,工人没有任何收入。
从1902年9月1日开矿采煤到1927年1月1日截止,扎赉诺尔煤矿25年内共计开采4800万吨褐煤,年平均开采量201400吨。1905年开采量为468700吨,1925年降至123500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日俄战争期间煤炭市场的繁荣和战争结束后煤炭市场的萧条。扎赉诺尔褐煤主要满足中东铁路蒸汽机车动力燃料及附属工业企业的工业需求,另外少部分供应地方市场。优质的扎赉诺尔褐煤在地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东铁路沿线、远离林区缺乏木材的满洲里、海拉尔等地,无论是工业企业用煤,还是民用取暖,扎赉诺尔褐煤都是首选。在铁路沿线博克图、富拉尔基、齐齐哈尔、安达、满沟(今肇东站)等地区,扎赉诺尔褐煤也广受欢迎。由于木材资源逐年减少,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民用取暖从木头绊子到煤炭的转型,给予了扎赉诺尔煤矿扩大再生产的机会,扎赉诺尔煤始终物美价廉地牢牢占据着中东铁路沿线各站区煤炭市场。
提高煤炭质量一直是扎赉诺尔煤矿经营者的重点工作,扎赉诺尔褐煤煤质特点是水分大、可燃性好、燃点低、灰分低、火势稳定、无黑烟,水分大(1000公斤煤含水分380公斤)就意味使用起来成本高。提升扎赉诺尔褐煤质量的方式是把煤制成煤砖,煤砖可降低煤的水分,提高燃烧度,此项工艺广泛应用于国外,主要在德国应用(从1858年开始)。在沙俄私人承包商经营时期,扎赉诺尔煤矿就已经采用了煤砖制成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能这么快地采用新技术是因为扎赉诺尔煤矿一直与国外公司(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不断地交流合作,对煤炭产业新变化了如指掌。
1902年至1910年间,中东铁路公司先后建设矿井18个,开辟露天矿5个,向扎赉诺尔地区输入了早期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扎赉诺尔煤矿实施了系统化管理。扎赉诺尔煤矿的繁荣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北满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工业文明程度。扎赉诺尔煤矿自创建伊始,先后经历了满清时期、日伪时期、国民政府时期,而它真正焕发青春活力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矿变新矿,煤矿年产量达到千万吨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愿扎赉诺尔煤矿在走向未来的进程中再铸辉煌。
 
 
□本版图片由王铁樵、王瑞华提供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