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锡林郭勒草原:绿海无垠 云影相随
7月10日拍摄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原上的羊群。 盛夏时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原迎来最美季节。广袤无垠的绿茵如海般铺展,洁白的蒙古包点缀其间,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天光流转,巨大的云影在大地上缓缓移动,与起伏的草浪共同绘就一幅壮阔而宁静的游牧画卷。 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7月10日拍摄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原上的羊群。 盛夏时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
2025.07.11
神十九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经历与感悟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李国利、占康)“在轨飞行的183天,我们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多次货物进出舱等任务,完成了多个领域的实(试)验研究项目,不少项目都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首次实施的。”神舟十九号乘组指令长蔡旭哲说。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厉彦辰摄 7月9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
2025.07.10
缤纷暑期
7月8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东胜路小学的孩子们在“海底隧道”参观。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7月8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陶艺作品。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周社根摄) 7月8日,小朋友在河北省遵化市新华书店阅读。 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2025.07.09
“北大荒”夏管尽显“科技范儿”
7月7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水稻优质米“垦川香”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操控搭载多光谱、可见光摄像头的无人机,对拔节的水稻进行叶态、叶色调查,以精准监测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和水稻长势情况,并综合大数据,通过AI技术形成巡田“处方图”,指导种植户进行下一步变量施肥作业(无人机照片)。 当日是小暑节气,北方农作物夏管进入关键期、高峰期。黑龙江垦区北大荒集团各农业生产单位抢抓农时,
2025.07.08
嫩水古城韵悠长——解码“鹤城”齐齐哈尔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顾钱江、张玥 嫩江如碧色绸带,蜿蜒穿过肥沃的松嫩平原,注入松花江。江畔明珠齐齐哈尔,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筑城肇基,历经三百余载岁月淬炼,焕发出愈发迷人的魅力。 这里曾是少数民族渔猎的家园、清代黑龙江将军驻防重镇、中东铁路重要商埠、打响抗战枪声的义勇之城,更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脊梁。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为“天然牧场”,承载着7000多年草原渔猎文化,浸润着厚重历史、多元人文和
2025.07.07
山东青岛:防溺水 迎暑假
暑假临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惠欣路校区开展了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们在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防溺水常识,模拟演练安全急救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确保他们安全快乐度过暑假。梁孝鹏摄(人民图片网)
2025.07.04
羽翼之下——中国高原湿地和英国城市绿肺共同的守护
这是英国伦敦湿地中心内一处景色(6月20日摄)。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此外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 距离伦敦市中心5千米、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英国伦敦湿地中心是一个由工业废地改建的都市生态乐园。湿地中心的前身是伦敦泰晤士供水公司的四个水库,曾为伦敦西南地区
2025.07.03
列车调图 暑运开启
7月1日,旅客在江苏徐州东站检票进站。 当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同时为期62天的2025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也拉开帷幕。 新华社记者毛俊摄 7月1日,旅客在浙江湖州站依次检票进站。 当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同时为期62天的2025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也拉开帷幕。 新华社发(伊凡摄) 7月1日,旅客在河北石家庄火车站乘车。 当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同时为期
2025.07.02
粤看粤美|丹荔垂枝锦鲤跃
近日,广州市番禺区宝墨园内,荔枝缀满枝头,园区水道连通,锦鲤成群,闻人声而聚,与累垂丹果交织,一幅“荔枝锦鲤图”跃然眼前,独特的岭南水乡赏荔风光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游客坐上游船,身穿罗裙,手持团扇,让摄影师定格夏日美景。游客漫步园中,欣赏“丹荔映壁”“红云叠翠”等景观,感受“朱丹彤彤压枝低”的盛景,体验“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舌尖享受。
2025.07.01
精神家园,他们这样守护
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的百年石库门小楼芳华依旧,门前人流如织。人们来此探寻世界第一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功密码。 旧址里、展陈中、文创间,红色起点的精神力量穿越百年,依旧焕发直击人心的强大磁力。仅2024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量就超300万人次,观众来自世界各地,是上海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 游人手持文创明信片,在中共一大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