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谁能领、领多少 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相关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一时间,育儿补贴相关话题在网上网下引起热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去年10月的数据显示,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在各地的实践中,育儿补贴包括哪些种类?如何领取?实施以来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记者进行
2025.03.17
内蒙古织密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汽车销售公司利用格式条款侵害了我的权益,该如何维权?”“如果商家不按约定提供服务,消费者需要留存哪些证据……”3月15日,以“共筑满意消费守护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自治区2025年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宝鼎广场举行。现场工作人员和律师团队耐心地为咨询的群众讲解维权常识及法律知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更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近年来,内蒙古以“铁腕”执
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丨科技与产业如何做到深度融合?北京、安徽出实招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全国各地真抓实干,立足实际细化措施加快落实,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闻联播》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真抓实干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北京、安徽两省份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
2025.03.14
春风行动累计发布岗位3100万个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记者李婕)记者1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期各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强化劳务对接,举办招聘服务活动,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91万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在全国开展的2025年春风行动,主要是利用春节前后务工人员流动高
2024年内蒙古全区义务植树4319.29万株
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4年全区共833.2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多种尽责形式累计植树4319.29万株,不断筑牢祖国北疆绿色长城。2024年是“三北”工程攻坚战深入开展之年,内蒙古各地结合“三北”工程攻坚战各项任务,发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等各类人群,围绕沙化土地治理、重点区域绿化、沿河绿化、沿路绿化、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
两部门:养老机构同时收住特困供养人员的不得降低服务水平和质量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高蕾)记者12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财政部近日专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有关工作。通知要求,收住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的养老机构,应满足《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标准要求并具有收住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的服务条件,不得采取分灶吃饭、分区隔离等做法区别对待收住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养老机构同时收住特困供养人员的,不得降低
2025.03.13
“中国全国两会向世界传递出信心与力量”
加纳通讯社记者斯蒂芬·阿散蒂(右一)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采访。 本报记者马 菲摄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吸引了不少外国记者采访。他们齐聚北京,通过报道让世界感受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活力,以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记者表示,通过中国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他们得以更加深入观察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了解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共同瞩望中国与各国共同发展
内蒙古医保支付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
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为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保护参保人合法权益,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从3月1日起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实现动态精细化管理,有效遏制医保基金滥用现象。《细则》明确,相关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结算的医疗类、
103个统筹地区已开展医保即时结算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徐鹏航)记者11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截至2月底,全国共103个统筹地区开展即时结算,占统筹地区总数的26%,覆盖定点医疗机构4.37万家,定点药店6.76万家,即时结算拨付金额387.31亿元。长期以来,“回款慢”是医药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今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要求各省份严格落实医保基金预付,推进即时结算。据悉,79个统筹
2025.03.12
小小“土特产”,撬动乡村大发展
2024年10月28日,内丘县岗底村果农正在将收获的苹果分拣、装箱。(本报资料片)本报记者吕若汐摄整理/本报记者郝东伟制图/褚林“土特产”,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助农增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表示,依托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