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钩沉
日本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地区那段历史中的满洲里(十六)
2025.10.23 01:10

哥萨克白匪首领谢苗诺夫是俄罗斯外贝加尔人,据说此人精通蒙古语和布里亚特语,还有资料说谢苗诺夫有蒙古血统。谢苗诺夫毕业于奥伦堡哥萨克军校,当年沙皇俄国政府派往中国的首批中东铁路护路军人员就来自高加索的奥伦堡地区。谢苗诺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中晋升为哥萨克军官。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发生,沙皇俄国政府崩溃。原沙皇俄国杜马(下议院)与彼得格勒苏维埃争夺政府领导权,双方最后达成和解,决定组建一个临时政府。1917年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其弟米哈伊尔大公拒绝接受王位,罗曼诺夫王朝正式灭亡。临时政府接管了俄罗斯,但由于苏维埃势力渐渐壮大,临时政府的统治能力又非常有限,最终失去了统治地位。1917年7月,谢苗诺夫以俄罗斯临时政府在贝加尔湖地区代表的身份负责招募哥萨克士兵,谢苗诺夫招募的哥萨克士兵让他拥有了反抗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本钱。

谢苗诺夫是俄罗斯临时政府和旧时代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因此,他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怀有刻骨仇恨。苏俄内战爆发后,作为白匪的后起之秀,谢苗诺夫组织哥萨克白匪在赤塔地区与苏俄红军进行对抗,以“屠杀工农的屠夫”而闻名于世。在日本干涉军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之前,白匪谢苗诺夫部就已经被日本政府收买,甘愿充当日本政府在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走狗。日本干涉军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后,白匪谢苗诺夫部就成为日本干涉军不可多得的帮凶,在屠杀苏维埃政权干部和苏俄红军官兵方面堪称无情的机器。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昔日不可一世的白匪匪首、日本人豢养的忠实走狗、甘愿与人民为敌的草原强盗,最后在强大的苏俄红军面前一败涂地,没能逃脱历史和正义的审判。

独受日本政府青睐的白匪谢苗诺夫部。白匪谢苗诺夫部与其说是一支哥萨克军队,不如说是一伙打着哥萨克军队旗号的杂牌匪帮。十月革命后,谢苗诺夫率领他在贝加尔湖地区招募的哥萨克士兵发动武装叛乱,对新生苏维埃政权发起疯狂的进攻。但由于谢苗诺夫的部队势孤力薄,很快就被苏俄红军击溃,谢苗诺夫率领残部逃到中国境内的满洲里。

1918年4月,谢苗诺夫率领残部到中东铁路沿线的海拉尔、昂昂溪等地招募了4个营的所谓“义勇军”后,又开赴回满洲里。此时的白匪谢苗诺夫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谢苗诺夫在贝加尔湖地区招募的哥萨克残部,一部分是被称为“亚洲骑兵师”的骑兵,这部分人主要是以俄国人、蒙古人、布里亚特人为主,是典型的杂牌军,还有一部分是谢苗诺夫在中东路沿线地区新招募的俄国十月革命后逃亡到我境内的白俄分子。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当年的白匪谢苗诺夫部中还有部分华人士兵,“谢军2000余名内有华人充俄兵者500余名”。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应是谢苗诺夫在中东路沿线地区招兵时,由于白俄分子不足招募华人充数。

白匪谢苗诺夫部尽管是一伙杂牌军,但其成员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极度仇视苏维埃政权和苏俄红军。白匪谢苗诺夫部之所以愿意投靠日本干涉军,就是期望借助日本干涉军的力量抗击苏俄红军和游击队,推翻苏维埃政权。白匪谢苗诺夫部之所以被日本政府看中,正是其坚决反共。日本政府在评价白俄分子的政治倾向时说“在谢苗诺夫等中老年白俄中,大多终生怀着根深蒂固的反共观念,而在年轻人中,则有不少人抱着模棱两可的个人主义倾向”。据此,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使“谢苗诺夫等白俄头面人物满怀信心地绝对信赖日本陆军的荒木贞夫、三毛一夫、泽田茂等将军,从而无条件地顺从,继承了上述将军传统精神的哈尔滨特务机关”。可以说,白匪谢苗诺夫部和企图霸占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日本干涉军既臭味相投又互为利用。

在日本政府的支持和怂恿下,一度狼狈逃窜到满洲里的白匪首领谢苗诺夫同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相勾结,在兵强马壮后顿时感觉有了底气,于是在返回满洲里后不久就高调宣布在满洲里成立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

苏俄内战时期,活跃在苏俄各地的反动武装和力量纷纷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如高尔察克于1918年在乌拉尔地区的乌法宣布成立俄国临时政府,1918年11月,高尔察克宣布自任俄国最高执政官;1918年秋,白军将军邓尼金在协约国扶持下自任南俄武装力量总司令,建立独裁统治;1918年秋,在爱沙尼亚,白军将领尤登尼奇建立了所谓的西北政府;同年,白匪首领谢苗诺夫在日本政府的鼓动和支持下,宣布在中国满洲里成立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

1918年5月,被遣返回国的捷克军团在西伯利亚铁路上发动武装叛乱,西伯利亚和远东局势异常混乱,这给白匪谢苗诺夫部再次攻打赤塔地区创造了机会。因为背后有日本政府的军援,颇有些底气的白匪谢苗诺夫部越过中苏边境向赤塔发起进攻,并于同年8月攻占赤塔。在攻占赤塔后,谢苗诺夫将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迁至赤塔。

白匪谢苗诺夫部占领赤塔之日,恰是日本干涉军出兵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之时。笔者认为,这应该不是巧合,大概率是日本干涉军和谢苗诺夫部密谋的结果。谢苗诺夫部占领赤塔,给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日本干涉军扫清了前进的障碍。

虽然白匪谢苗诺夫部占领了赤塔地区,但他们不过是钻了赤塔地区苏俄红军兵力不足的空子。这些刚刚在中东路沿线招募来的士兵看似人数不少,兵强马壮,实乃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不堪一击,绝不是白匪自己吹嘘的所向无敌的样子。狡猾的谢苗诺夫并没有忘掉之前被苏俄红军击溃,狼狈逃窜至满洲里的那段记忆,于是狡兔三窟,在其出兵进攻赤塔期间仍不忘留有退路,将白匪谢苗诺夫部的“满洲支队”留守在满洲里。

1920年11月,在苏俄红军的打击下,白匪谢苗诺夫部被迫撤出贝加尔湖地区。1921年9月,谢苗诺夫部被迫放弃赤塔等地,先是退到中蒙边境一带负隅顽抗,然后被迫再次逃窜到满洲里。虽然谢苗诺夫部遭受了重创,但由于当时信息闭塞,再加上之前谢苗诺夫部在中东铁路沿线影响力较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竟然不知道谢苗诺夫部遭受重创的消息。直到1920年时任中国晨报记者的瞿秋白先生一行人远赴莫斯科进行考察时,在《饿乡纪程》中才写下这样一段记述:“至于满洲里方面,谢苗诺夫与远东革命军正在酣战,我们却不知道,优林(远东共和国代表)的秘书告诉我,如其能和总领事同行,专车可以由哈直达赤塔。”也就是说,在瞿秋白先生一行人1920年10月18日离开北京出发的当天,尚不知道谢苗诺夫部溃逃的消息。尽管谢苗诺夫部屡战屡败,但有日本政府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支持,再加上东北军阀对其存在熟视无睹,谢苗诺夫部才犹如百足之虫僵而不死。

白匪首领谢苗诺夫与满洲里。白匪首领谢苗诺夫招募哥萨克士兵,扯起反旗与苏维埃政权为敌的一系列行动,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关注,日本政府经过一番评估后,认为白匪谢苗诺夫部是日本政府未来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最佳帮凶。所以,当英法政府向各协约国国家提出共同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提议后,立即赢得日本政府的积极呼应,并通过其派驻哈尔滨的情报机构加大对谢苗诺夫部的军事援助,为其后日本干涉军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做准备。

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参谋本部曾派黑木亲庆等为白匪谢苗诺夫部提供武器和资金,“所用军械、军装概由日本政府为无价之供给”。不仅如此,日本参谋本部还向谢苗诺夫部派出多名军事顾问,名义上是军事顾问,实则是借此向苏俄境内派出军事观察人员,收集当时苏俄国内战争进展方面的情报。这些所谓的军事顾问,为后来日本干涉军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做足了各方面的准备。

由于有日本政府提供的秘密支持,有日本干涉军作为坚强后盾,有沙皇俄国保皇党和旧军队的官兵作为其骨干,有以谢苗诺夫为首的反动的哥萨克白匪作为主体,于是,信心满满的白匪谢苗诺夫部便在外贝加尔地区发动了一场武装叛乱。按照人们固有思维,哥萨克骑兵应该是骁勇善战的代名词,但没有想到的是,谢苗诺夫所集结起来的这伙哥萨克匪兵竟是一群乌合之众,在赤塔地区与苏俄红军和游击队的几度较量中溃不成军,只能抱头向东逃窜,最后龟缩到国境线满洲里一侧。此时的满洲里既是谢苗诺夫部战败后进行休整的避难所,也是谢苗诺夫部向苏俄红军再度发起进攻的前沿阵地。

在日本干涉军出兵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前,日本政府迫切需要白匪谢苗诺夫部在中苏边境一线不断地挑起事端,削弱苏俄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破坏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为其后日本干涉军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创造条件。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