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写故乡的人 ——读徐斌会诗集《云端上的村子》有感
2025.09.09 01:10

笔者虽未曾拜访过太白,但受诗仙李白《登太白山》的影响,我对太白一直心怀向往。因学习诗歌创作技巧,笔者与太白诗人徐斌会有幸相识,并从他的诗歌中领略了不一样的太白魅力。

诗集《云端上的村子》是诗人徐斌会的最新诗集。诗集分《何以太白》和《时光漫过》上下两部分,包含《风过鳌山》《大地景观》《翠矶山》《黄柏塬大箭沟》《在虢川河》《在天圆地方》《云端上的村子》《古栈道》《时光书》《人生笔录》10个章节,共收录136首诗歌。

读《云端上的村子》可以看出诗人徐斌会在太白的山水之间养出了独一无二的真性情,并善于用真性情写出一首首感情真挚的诗歌。诗人徐斌会的诗歌文字朴实,情感饱满,故乡情结厚重,还带诸多人生旅途中的点滴思考。读他的诗歌仿佛跟随诗人经历了《虢川的风》“一块一块的风,连着我的骨头,在河滩打坐”;读懂了《鳌山的小草》“像诫子书上规规矩矩的签名,只听命于春风”;回忆了《煎草药》“我看到旋涡的中心,母亲在替我陈述一场迟到的身世”;彷徨于《寻找的夜》“用尊严腌制的哑寂和腐朽,留白、陈述、低头。谦卑在黑的缝隙寻找光的厚重”。徐斌会的每一首诗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心灵之旅。

每读一本诗集,我都会试着寻找诗集中最能触动自己的作品,然后反复诵读,久久不能放下。《治愈》这首诗是《云端上的村子》中让我诵读时间最长的一首诗歌。诗人这样写道:“昨夜,我又梦见父亲以锄头、大地写诗。母亲用熬药的火为我取暖。梦见雪花给自己立碑,以忏悔、低眉、折腰、屈膝的方式,随风的影子,随脚下的土地,在露头返青的草尖、在牛羊的嘴角、在潺潺喘息的涧沟,治愈冬天。”仅有九行的短诗,内容却很丰富,诗中藏有父亲的生存方式,母亲的生病状态,以及诗人对生活的体悟。“梦见雪花给自己立碑”这句诗最是戳心。“以忏悔、低眉、折腰、屈膝的方式”这些看似很卑微的词语,其实裹着岁月的重量。“治愈冬天”这句诗很短,想表达的东西却很多。其实,治愈就是一种和解,与过去和解,与当下和解,与自己和解,与诗歌和解。

我们所处的当代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信息洪流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许多人为了“变”而变,以“变”为创作的标准。很多作家希望写出这个世界的“变”,迎合这个时代。殊不知,有一部分作家依然在坚持书写自我,坚持写“不变”的东西,写故乡,写故乡中恒定的事物。虽然故乡也在发生变化,但是心怀乡愁的游子依然坚信故乡没有变化,坚信记忆中的美好。徐斌会就是这样的诗人,他写故乡,写他记忆中的云端上的村子,写他再熟悉不过的太白,他想把太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写出来,都用诗歌表达出来。这件事有人认为是拙,有人认为是笨,但读过徐斌会诗歌的人都能品味出这件事的美好,看到诗人的赤子之心。

徐斌会算是一名“老诗人”,不论从年龄上还是诗龄上,始终笔耕不辍,坚持创作,这份对诗歌的热爱令人钦佩。期待他写出更多优质的诗歌。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