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钩沉
日本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地区那段历史中的满洲里(六)
2025.08.26 51:09

这些历史资料几乎都是在日本政府霸占我国“南满”地区时,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事务所、满铁调查部这些有军方背景的调查机构精心收集和编纂的,还有一些资料是在这些部门精心策划下,大批日本人以学者、社会工作者、旅游者的身份深入到“北满”地区收集整理的。这些资料在后来日本全面侵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当年所谓的“北满”“南满”地区之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日本“南满”各个调查机构通过所谓的学术交流等方式,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全面、深入的社会调查,他们还使用各种卑鄙手段从一些利欲熏心的白俄势力手中购买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的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的情报。日俄战争后,在日本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和支持下,一些日本人开始进入我国满洲里、扎赉诺尔等地区,他们以商人身份为合法掩护,秘密地从事情报收集工作。

可以这样说,在日本政府出兵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之前,日本军部和各情报部门已经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1918年9月日本军队突然出兵满洲里,他们从长春出发,途经哈尔滨,然后乘坐中东铁路专列分批进入满洲里。实际上在1918年9月日本军队大部队进驻满洲里前,1918年2月已有小股日本军队出兵满洲里。这一小股日军的主要任务是为后续大批日本干涉军进入满洲里和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做战前准备工作。

日本军队进入满洲里之后,他们凭借事先掌握的有关满洲里铁路运输、当地驻军和城市建筑设施等方面的情报,先是迅速抢占了我国东北军护路队军营,紧接着又在很短的时间里在满洲里设置了西比利亚满洲里兵站司令部、满洲里步兵第二十一旅团司令部、第六陆军病院满洲里分院等机构。包括此前历史研究会王铁樵先生所收集到的标注有“1918年《满洲里市街步测图》”字样的那张手绘图,也极有可能是当年日本情报人员提前进入满洲里实地绘制的。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凭借胜国身份不仅取得我国“南满”地区的支配权,大肆掠夺我国东北地区的珍稀资源,还为其后图谋侵吞我国“北满”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作了一番精心的布局。首先,日本政府在中东铁路沿线的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等地设立领事馆,为其刺探和收集情报提供合法场所。其次,日本政府凭借日俄战争所取得的强势地位,胁迫清政府同意在我国东北地区“约开商埠”(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逼迫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16处,其中重点区域就是比邻俄罗斯的满洲里。日本政府胁迫清政府在满洲里等地“约开商埠”表面上是为了向我国“北满”地区倾销日货,是为帮助日本商人拓殖“满蒙”市场,实质是以“约开商埠”为契机,选派一大批日本商人进入满洲里等地,以开设杂货店、饭店、小旅店、理发店、妓院为掩护,秘密从事情报收集工作。

日俄战争后进入满洲里最早的日本商户有朝日洋行、北浦洋行等,进入扎赉诺尔的日本商户有松浦洋行、小岛氏当铺等。虽然日俄战争后进入满洲里的日本商户数量并不是太多,但这些日本商户在收集情报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先后控制了旅大和满铁附属地后,如何经营“满蒙”地区就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日本政府精心炮制出了“20年内向满洲移住大和民族百万人”的移民计划。

日本政府还借我国东北地区“约开商埠”之机,向中东铁路沿线的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和满洲里等地进行移民,还通过外交渠道向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移民。不过日本政府未控制区域的移民模式不同于日本政府已控制区域的移民模式,对未控制区域移民,主要是一些日本商人携带眷属和亲友以个人身份进行移民。日本政府进行移民是为了向控制的重点区域输出人口,并为未来的干涉行动找到借口。例如,1918年9月日本政府就是打着保护日本侨民的幌子出兵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

仅从以上简要分析就可看出,当年日本政府在图谋我国东北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的土地时确实是有计划、图谋已久的。

日军出兵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准备工作。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不久,日本人川上俊彦便进入俄罗斯各地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社会考察,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社会、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情报。川上俊彦从俄罗斯归来后立即向日本外相本野一郎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建议:若苏维埃政权与德国政府单独媾和,这对日本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日本政府至少要趁机占领满洲北部(满洲里)及至贝加尔湖沿岸的俄罗斯远东领土。日本政府认为这确是实现其大陆政策,占领中国“满蒙”地区的大好时机。为此,1918年1月,日本参谋本部和陆军省联合成立了军事共同委员会,由参谋次长田中义一主持工作,开始拟定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方案,并着手出兵前的准备工作。日本政府在准备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同时,在哈尔滨创立了一个名为日本军事代表团的机构。这个代表团其实是日本政府和军部收集我国“北满”地区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情报的一个侦察队。这个侦察队的主要任务:一是坚决制止共产主义在日本、朝鲜和中国扩大影响;二是进行经济研究,并在中东铁路沿线的铁路附属地进行资源勘测,为长期占领中东铁路沿线的铁路附属地做必要的准备;三是收集有关苏俄红军的资料;四是招募间谍并秘密派往苏俄,为所谓的白俄游击队(谢苗诺夫的白匪武装)提供补给和军事装备。自苏俄内战爆发以后,日本军事代表团为谢苗诺夫白俄匪部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为谢苗诺夫白俄匪部实施的一系列针对苏俄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帮助。

日本政府窥测我国“北满”地区的经济和资源情报不仅持之以恒还蓄谋已久。在日本全面侵华前的1928年,哈尔滨满铁地质调查所的新带国太郎等人从一位白俄侨民手中购得扎赉诺尔地区地质资料,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一行人便秘密地潜入扎赉诺尔地区。他们先是在街里的八乍市雇了几名俄国籍的壮劳力,然后夜晚坐四轮马车进入扎赉诺尔煤矿西北方向6—7公里处。据说当年的勘探现场就在现在的灵泉小孤山南侧。这伙日本间谍经过6天时间的现场探查,在扎赉诺尔灵泉地区发现了含石油的砂层和气孔中有沥青的玄武岩,还在现场提取了勘探样品。他们深知发现的成果是中国的重大核心利益,其勘探所得的样品若偷偷带上火车是没有安全保证的,于是他们想到了日本驻满洲里领事馆。这伙日本间谍悄无声息地乘坐马车到了满洲里,找到日本驻满洲里领事馆的官员后亮明身份并说明来意,日本驻满洲里领事馆的副领事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出面通过外交途径将这些勘探样品以领事馆所需物品的名义送上返回哈尔滨的火车。从日本驻满洲里领事馆的外交人员秘密从事与外交人员身份不相符的工作这件事来看,足以看出当年日本政府在中东路沿线地区设立领事馆的目的所在。

如上所述,因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决定单方面退出一战激怒了以英法美意为首的协约国集团,英、法、美、意、日、捷克、波兰、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对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极度恐惧和憎恨,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这些协约国便纠集在一起,以保护本国侨民为由分东西两线直接出兵苏俄。其中,美国、日本、北洋政府最先出兵苏俄远东地区的海参崴,紧接着日本政府就出兵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地区。

此时,日本政府认为协约国集团出兵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对日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不仅为日本政府提供了侵占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机会,还为其提供了入侵中国“满蒙”地区的机会,若出兵中国满洲里和苏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能取得成功的话,不仅可以将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还可借此将中国“满蒙”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中日两国政府签订共同军事协定的历史背景。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政府虽然没有得到沙皇俄国政府的赔款,但沙皇俄国政府将旅大租借地及该租借地内的一切权益、公产等皆转给了日本政府,将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煤矿等无偿转让给了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尝到了通过战争获取暴利的甜头,也看透了中国北洋政府的懦弱和无能,故而萌生了出兵满洲里、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野心。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