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从一夫一妻制的变更看性别平等观念的演变 ——读《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一书有感
2025.03.14 11:10

□金永淼

《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是由美籍学者陈美凤所著,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一夫一妻制与纳妾制的专著,它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与纳妾相关的法律条文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深刻变革。

《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一书,立足于581起涉及妾的法庭案件记录,通过对这些案件的细致剖析,展现了妾在社会、家庭中的生活百态,以及她们在法庭上捍卫自身权益的戏剧性故事。全书共分为九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书的第一章“法律和社会历史中的纳妾”为全书的导论,介绍了纳妾现象的历史背景、跨文化视角下的身份和自主性问题,并阐述了社会和文化变迁会导致法律条文改变这一事实。这一章为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书的第二至第四章,作者详细探讨了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与纳妾相关法律条文的演变。从法律与习俗的交织、纳妾与婚姻的区别,到妾作为家属的法律建构,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纳妾制度在法律层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书的第五至第七章,作者进一步分析了纳妾制度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包括家属的利益、脱离关系和抚养、婚姻和纳妾的界限等问题。这些章节不仅揭示了纳妾制度在家庭内部的运作机制,还展现了妾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变化。

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作者将视角转向法律实用主义下的纳妾问题,探讨了纳妾作为重婚的法律建构、事实婚姻与同居的法律区别,以及法律实用主义下的纳妾案件处理等问题。这两章不仅深化了读者对纳妾法律制度的认识,还揭示了法律实践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填补了近代中国一夫一妻制与纳妾制研究的空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案例揭示了纳妾制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逐步解体过程,揭示了性别平等观念在中国的变化与普及过程,为当代社会的性别平等和婚姻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同时,该书还关注了妾在法律地位上的变化,以及她们如何在法庭上捍卫自身权益,这有助于提升当代社会对妇女权益的关注和保护。

该书也彰显了法律制度在应对社会变迁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晚清民国时期,纳妾制度在法律层面上经历了从合法到非法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重新定位,也体现了法律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