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沈沧海这个名字时,我就对这个名字的主人非常好奇。组成这个名字的三个字偏旁皆是水,是怎么样的女子用了这样雅致的名字呢?初见时,她是某文学社现代诗分社社长,我是应邀入驻的诗评老师。认识她之前,我认为既懂管理又会执行的人很少,就如一个好院长不一定是出色的主治医生,但沈社长的工作纠正了我的浅见。她在短时间内让刚接手的一个诗社起死回生,并呈现生机勃勃的状态。始于初见,升于才华,久于真挚。朝夕相处后,我被她的管理理念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所折服。
社长沈沧海注重团队合作,珍惜群里的每个有名或无名的诗友。她常说,平台和诗人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平台能否留得住流水般的人才,关键是用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诗人沈沧海的诗和她的人一样柔软细腻,字里有意,词中有境。
在《穿衣镜》这首优美的作品中,她借助“澶渊之盟的信物”“云裳”“落英”等富含古韵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泛黄”的往日时光氛围,紧扣“四十八岁”和“泛黄的记忆”两个关键词。优美的语言对诗句而言恰如树枝上的绿叶,葳蕤繁茂却又指向鲜明。一首好的诗歌就是要这样创作,所有的要素都紧紧围绕诗歌的中心展开,这样才能写出有感情、有深意的作品。爱护自己,为众爱之源。一个人,首先要爱自己才能有余力爱其他人,这是人之常情第一情。
我认为诗歌的语言首先要准确,然后再有新奇性和陌生感。在《夜的秘密》这首诗中,沈沧海打破了惯常的主、谓、宾搭配,通过语言的偏移和弯曲让诗句与日常的语言拉开了距离,实现了诗歌语言的新奇性。而且这些新奇的诗歌语言还紧密贴合着诗意,并升华出深邃的思想。在这纷纷扰扰的红尘里,很多人都有着门里门外、镜里镜外的两面性。白昼都是戴着面具的演员,脸上涂抹着一层层的油彩,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生旦净丑,只有在如墨的夜色下,人们才会在掩体内独自卸下伪装,这是人之常情第二情。
最后我再言简意赅点评一下沈沧海的诗《不如见一面》。这是很热烈的一首诗,她沿着“桨叶”“船身与波纹”“浪花”“舟楫”“人海”“堤坝”等与海有关的元素所构成的主线,奔泻着炽热的感情,也借由这些元素构建出精美的意象,抒发如海一样深沉的爱意。为了所爱的人,不顾风浪勇往直前,这是人之常情第三情。这个情最动人,也最揪心、最断肠。
一个有趣的灵魂,肯定会在平凡的日常中脱颖而出。在人海中,我看见了沈沧海,一个独一无二的女子。(蒋峥)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