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医生支招:如何应对“超长待机”的三伏天
2024.07.25 09:10

□见习记者 刘薇 

入伏之后热浪袭人,且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在炎炎夏日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注意事项及养生知识应该注意呢?为此,记者专访了市南区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李孟芷。

李孟芷介绍:“三伏天期间,气温较高,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尤其12点到14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不要户外活动,避免中暑。同时,伏天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普通人每天至少喝够1.5-2升水,涉及高温和体力劳动的人水分流失更多,建议每天3升水以上,少量多次饮用,避免猛灌水。可以适量的喝一些电解质水或淡盐水,补充电解质。但不要用碳酸饮料、果汁和咖啡等饮料代替水,也不要喝冰饮,不要过于贪凉。”

对于三伏天天气炎热,人更容易感受到疲劳的问题,李孟芷告诉记者:“三伏天期间更应该劳逸结合,以免出现身体不适。有运动习惯的人们,三伏天期间建议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户外运动建议在清晨或傍晚、阳光不太强烈时进行。同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持精力充沛和提高免疫力。而伏天夜间温度较高,容易影响睡眠质量,安静的睡眠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以及使用合适的被褥都是比较重要的。并且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避免过度饮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蔬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保持饮食多样化,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高温酷热,人容易肝火旺盛,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烦躁易怒、食欲不振等情况,越是天热越要心静,心静下来人也会舒适很多。总之,三伏天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以保持身体健康。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