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细化工作措施 做好防汛抗旱灾害防范工作 ——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振飚
2024.07.17 31:10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防汛抗旱救灾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做好防汛抗旱灾害防范工作。就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本报记者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振飚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问今年防汛抗旱形势如何?我市针对防汛抗旱形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高振飙:据我市气象部门预测,预计我市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夏季降雨量较常年略少0至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0至2成,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逐渐增多,对公众出行和生产生活会带来一定影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周密部署,在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抢险等方面精准发力,并及时调整组织机构设置,对全市防指成员单位在防汛救灾任务中承担的具体工作作了进一步细化,确保灾害发生时各防指成员单位能够精准有序投入救灾救援任务中。同时,各防指成员单位依据实际完善各类方案预案、补充强化防汛物资储备并加强对居民在防汛避灾避险常识方面的宣传,减少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预警预报方面,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与气象、应急、自然资源、农牧水利等部门加强联合会商,并加强对气象监测设备的调试维护,确保汛期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使各成员单位能够迅速作出相应部署,保障市民能够按照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减少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全市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记者:近几年,城市防洪排涝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市在防范城市内涝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高振飙:我市境内无大江大河,汛期主要危害就是城市内涝。针对此情况,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加强了对全市各内涝易发区域的排查整治力度,并及时清掏城市排水设施,确保降雨能够有效排出。同时,我市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内涝隐患区域设置了点位负责人,紧盯点位降雨情况,如遇内涝情况发生及时上报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确保及时派出救援队伍开展排涝作业。

为切实保障全市防洪设施安全运行、易受灾区域居民生活稳定,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要求,农牧水利及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将持续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防洪工程设施特别是行洪河道、山洪灾害威胁区、城市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部位隐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也将根据排查情况及时督促有关方面加强整改。同时,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体部署,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将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和防涝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防洪及排涝设施有效发挥作用。

此外,为深刻吸取近年来暴雨灾害事故教训,切实提升城市防洪应急管理水平,我市还建立了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完善了城市排水与内涝防范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城区交通组织、疏导和应急疏散等工作,并及时开展预案演练;增加配备解决城市内涝的移动泵车等专用设备和水域抢险物资;加强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发布暴雨、洪涝等灾害预警信息;加大城市防洪排涝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公众防灾避险意识。

记者:针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我市应急值守和防汛抢险力量是否充足?

高振飙: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应急值守和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工作。为有效提升灾害处置能力,汛期开始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各街道、新开河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落实汛情信息报送和灾害处置情况上报制度,保证信息、政令畅通。

目前,我市共有防汛抢险队伍4支,分别为武警呼伦贝尔支队执勤四大队、呼伦贝尔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满洲里市大队、市人民武装部所属民兵队伍,总人数达到115人。各支队伍通过不断锤炼,已基本形成“反应灵敏,协同高效”的救灾救援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效能。(记者 曹晗)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