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江楼夕望招客
2023.06.02 20:11
白居易〔唐代〕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
      城中万家灯火在江的四面闪烁着;灯火倒映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璀璨的银河。
      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赏析:
      诗人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首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写出海上夜色。次句推展画面,山川形势,气象壮阔。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次联泼墨挥洒,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都是“夕望”之景。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腹联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两个形象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的对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尾联以问答的形式,说明江楼比茅舍“清凉”,亲切、诙谐的口吻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登上江楼向东望去,总览余杭山川形势,只见海天一色莽莽苍苍,山川分外开阔空旷。而当夜幕降临,城四周燃起了万家灯火,钱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渔火纷纷点燃之时,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森森古木高旷而幽寒,就是在晴天也像下雨一样阴凉潮湿,月亮照在平沙之上,就是在夏天也像是落下了层白霜那样清寒。
      于是,诗人描写了俯瞰万家灯火星河灿烂的繁华夜景和月白风清的感受。用“晴天雨”来形容夜风,把风吹树叶的声音和雨声联系起来;用“夏夜霜”来形容月光,又把月照白沙的颜色和霜色结合起来,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见一斑。壮美的山河,凉爽宜人的气候,加上主人的殷勤,客人便欣然而至了。
      诗人把江城夏夜的景色描写得分外美丽,不仅有海天一色山川阔大的自然之美,又有万家灯火、水中渔火的人间安宁、繁华的气象。而“古木”“平沙”二句的描绘,便把一片清朗幽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顿觉暑意全消,精神为之一爽——这的确是一个消暑的好地方。
      诗中所写都是寻常景物: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但其妙处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这么多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来源:古诗文网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