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任林举的散文集《玉米大地》

□梁冬梅 布日古德
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让你永远铭记
《玉米大地》将乡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玉米大地》的故事以“我”和“玉米”为中心,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天、地、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大地与“玉米”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既勾画出了大地慈善、憨厚、朴实的形象,又写出了玉米一年年倒下去,一年年站起来的不屈不挠的动人形象。
《玉米大地》这部散文集的架构上有独特之处,其文章和文章之间是互相缠绕的,往往一篇文章写玉米,一篇文章紧接着写与玉米有关的故事。种玉米、收玉米、扒玉米、搓玉米、烧玉米、烀玉米、卖玉米,所有的故事围绕“玉米”这个鲜明的主题循序渐进娓娓道来。有的时候作者把玉米作为故事的主体,有的时候作者让玉米成为故事的背景,但故事之间总有一条暗线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作者明面上写的是玉米和大地,其实是在写和其父亲拥有一样人生经历的农民,写他们的生活境况,写他们对泥土的青睐,写一个个为了一棵棵玉米付出一切的朴实、鲜活的生命。原文里写道:“然而,土地上的人们终会深陷于土地,皈依于土地,即使刚强、聪慧如父亲。谁也逃不出泥土上最终的一劫,因为我们较量不过土地,土地对含辛茹苦的农民涵养回报得太少太少,让人们对脚下泥土构筑的大地失去了信任,所以才有了他父亲、我父亲,他母亲、我母亲一样的誓言:‘如果我自己有儿子,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
作家用一个又一个生动、凄惨的故事精准地阐述了“人类的苦难与灾祸,最终总是来自于自身的狂妄”这一悲剧性的事实。例如历经土改、人民公社化的爷爷就用自己的人生验证了这个事实,埋头苦干并不能获得幸福。《玉米大地》里写道:“晚年时,爷爷仍保持着积极与达观的人生态度,很难让人在他穷愁的生命里找到哀伤的印证。但只要有人提及奶奶的病逝和父亲的辍学,爷爷都会默默垂下他一生都不肯轻易低下的头,一反常态,将目光悲哀地盯着一个方向”。“有人说,爷爷在这片土地上徘徊得太久,孤独得太久,也痛苦得太久了”。通过这些真实动人的描写,作者将一个有责任心却无力从玉米大地上拔出两脚的农民的痛苦深刻地刻画出来,这个刻画,令人刻骨铭心。
玉米大地上父亲和母亲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是“父亲就是那个满面灰尘没日没夜在田间奔劳的人”这样的,是“父亲就是那个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仅有的一点干粮留给孩子的人”这样的,是“父亲就是那个给孩子买书包宁可自己一个冬天不买棉帽子的人”这样的,还是“那个为了给孩子求学不惜花掉全部积蓄的人”这样的。
父亲是什么人?“父亲是照亮了我的眼睛,我的骨头,我的灵魂”的人。母亲是什么人?母亲是炊烟缭绕的,为家为儿女操守一生的老菩萨。
在《玉米大地》这部散文集中,作家任林举写尽了我们的祖辈、父辈。爷爷、父亲、三爷、七舅爷、十二舅、大姑父、周荣、王义、石头等,都是活在这片种满玉米的大地上,与泥土抗争的人。他们的形象鲜活,个性鲜明,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一棵棵玉米紧紧相关,他们在盐碱地上诞生,为了一棵棵玉米一片片青纱帐死去。无论是夭折的,还是少亡的,或是病怏怏过了一生,最终还要回归于贫瘠且看似老实实则凶狠的大地。
《玉米大地》还以巧妙的文笔平衡着故事的苦涩咸淡,所以作家任林举的笔下便有了奶奶、母亲、徐家二姐、常江媳妇、小妹妹等一系列纯朴厚道的女人形象,用来冲淡生活的苦难。作家还进一步通过这些女性群体的坚强、勤劳、善良来烘托“我”爷爷、“我”父亲这样的男性群体的坚强不屈,这些男性群体像一棵棵玉米挺拔地立于大地之上。
《玉米大地》的思想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这一点上,《玉米大地》显然做到了。
我们不难看出《玉米大地》不仅仅是在追忆我们的父辈,而是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劝说泥土上生存的人类,不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要热爱自己的土地,让这片贫瘠的大地歇一歇,好好地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让它能更好地回馈人们。从这个角度看,任林举的《玉米大地》中的故事就具备了更多的可读性。
《玉米大地》的思想核心就在于“千万不要忘记”。这个“千万不要忘记”作为散文集中的一根主线,将众多小人物朴实无华、执着奋斗的故事串联起来,每一篇散文像一粒珍珠,四十篇散文用一根线串缀在一起,闪烁璀璨。这一部《玉米大地》还可以说是一本任氏家族的断代史。
《玉米大地》聚焦于农民群体,写活了“我”爷爷、“我”父亲、十二舅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些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构成的故事才具有感染力,才会传得开留得下,才会被读者、被家乡的父老乡亲所喜爱。一个作家眼睛一定要向下看,一定要深入生活,这是这个时代对作家的要求。“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读了两三遍《玉米大地》后,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任林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响应时代号召的乡土作家,他走进泥土,走进田野,他的文字为泥土而歌,他的成长过程就是大地上一棵玉米的长成的过程。
《玉米大地》是一部少有的充满了乡愁的优秀散文集,它展现了玉米穗儿中的乡愁,写活了青纱帐中的故事,是任林举先生十年磨一剑的结晶,我们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任林举先生的力量。他以另一部作品《粮道》斩获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时,我们并不意外,他也当之无愧。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