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薛兰奎的组诗《沙画》

□布日古德
薛兰奎,兰西人,1970年出生,现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爱读书,喜创作,弄诗文,舞平仄,陶然于分行,怡情于点墨,穿行于今古,笔耕于不辍,自信人生几十年,笑看东升西又落。
心安处是吾乡
跟随一枚落叶远走他乡
有多少孤惘空空无处安放
赋乡音平仄 默念山高水长
与满地秋风互诉离愁
月色是一盏沾唇即醉的酒
江天之外剩有荻花瘦
骑一匹叫做时光的马
一路披霜行 一路追风疾
想问归期是何期
君曰三更入梦时
心安处是吾乡
站高云之上 望天地茫茫
谁的小手冰凉
谁的热泪滚烫
点评:诗的境界的大小,取决于诗人的格局。诗人用“一枚落叶”象征“漂泊”,用“秋风”模拟“离愁”,让读者一下就沉浸在乡愁的氛围之中,但诗人并没被乡愁束缚,他“一路披霜行,一路追风疾”,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一段“赋乡音平仄,默念山高水长”写怀念“吾乡”的心态,第二段写诗人在“他乡”不敢有一丝倦怠,面对凄惨的现实依然要继续前行。诗的结尾短小精悍,用疑问结束全诗,为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回味的空间。
一抬眼看见窗外
我看向窗外
发现窗外也正看向我
动的和静的事物们
动的是雪 静的也是雪
用目光虚构一些鲜艳的东西
好像有点多了 那就闭上眼睛
天空和大地是一本书的两页
我在其中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标点
隔着玻璃感觉夕阳似火
穿越心窗感觉流年若水
点评:这首诗的立意有新意。诗人将世界主观地一分为二,“动的和静的事物们,动的是雪,静的也是雪”,诗句在一动一静之间体现出十足的灵性和深刻的哲学思辨。人世间的雪,我们看得多了,可有谁能够一抬眼就从雪中获得这样的感触?无论是动还是静,它们反映的其实是作者内心的变化。“天空和大地是一本书的两页,我在其中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标点”这句诗,应该是诗人真实的心理写照。本诗文字洗练,用词严谨考究,从文本结构上看有古典美,此诗可以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无穷。
给外婆念信
外婆不识字 来信了
她先是亲手拆开 然后递给我念
她一直飘着的牵挂需要在信里落脚
我要模仿写信人的语气
他们快乐我也快乐
他们悲伤我也悲伤
信纸折出的岁月痕迹
被外婆一点一点用手掌熨平
外婆很少打断我
却常常陷入信中出不来
她从一个字或一个停顿中
能听出信另一端的天气
如果外婆流泪了 那边一定在下雨
某一刻 我恍如那个与外婆说话的人
把一句又一句问候捧在掌心
我确信她听到了 也就收到了
点评:这首诗立意新颖,主题鲜明。诗中出现了三个人,“外婆”是主人公,“我”是媒介,远方来信者是另一个主人公。因为“外婆不识字”,所以“我要模仿写信人的语气”,最终“ 我恍如那个与外婆说话的人”。当我扮演写信人这个角色时,我就成了一个出色的医生,用书信定位痛感的穴位,消除名为思念的病症。这首诗写得特别有真情实感,读者仿佛能直接看到我给姥姥读信的那个场景。
沙画
沙从时间缝隙漏下来
沉埋的往事一件件被还原
却没有一件能留得住
我微笑着画出你的微笑
指尖掠过 泪水流下来
几乎同时欲言又止
用手掌铺平一场梦
用心安放人来人往
用默念道一声晚安
幻觉如风一挥而过
疼痛却真实存在
我去开门了 像是有人来
点评: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性的感悟,这就是《沙画》。“沙从时间缝隙漏下来,沉埋的往事一件件被还原,却没有一件能留得住”。本诗从开篇就让人回味无穷,让读者各有感悟。“我微笑着画出你的微笑,指尖掠过,泪水流下来”和“用手掌铺平一场梦”相互呼应,令人读之心碎。这首诗结构绝妙,段段有境界、有情怀、有哲思,是难得的一首好诗。
薛兰奎的诗,用亲切的情怀选取合适的意象,尽最大的努力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思考。诗人们的风格迥异,在有关人性的书写上,薛兰奎做到了哲理、睿智、深邃。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