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年轻人的精神
2022.11.25 11:10
——董庆月诗集《沙漠之鹰》序
□吴新财

岁月在不经意间溜走。
不知不觉中我跟董庆月交往好几年了,刚认识的时候,他才十八九岁,爱好文学,喜欢写诗。那时他还没发表过什么像样的作品,现在他不但在《橄榄绿》《解放军文艺》《西部》《地火》《诗刊》《星星》等全国一线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作品,还出版过有影响力的诗集,他走完了一段从文学爱好者到诗人的路程。
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岁月洗礼的他变得更成熟了。
我跟董庆月从陌生到频繁交往的点点滴滴都留在了岁月的记忆里。在初次微信联系后,我几次产生了想把他微信删掉的念头。因为当时我感觉他性格不稳定,我不喜欢处事不稳的人。但在后来的交往中,我知道他不但是性格稳定的年轻人,而且还是非常有理想追求的年轻人,只是他身处的环境特殊。
他有梦想,有抱负,渴望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其实,只要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人都渴望成功,都有过梦想。但是,人生路上风雨同在,磕磕绊绊,许多人都倒在了风雨路上,被困难挡住了前行的路,没能成功。
想成功,只有决心和努力是不够的,成功是跟机遇分不开的。
人们常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准备好了,就能得到机遇的光顾吗?不然,只能说准备好了,有可能得到机遇的赏识。
我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生活过,当时有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北大荒文学》杂志。因为丁玲、梁晓声、张抗抗等许多著名作家在这份杂志上发表过作品,所以当时杂志影响力大,很多作者想到杂志社工作,也确实有基层作者调到杂志社工作后成为作家的。
当时有几位基层文学青年创作势头强劲,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来是非常有希望调到杂志社工作的,然而,因为自身的努力不够,或其他原因没能调到杂志社工作,而有的创作势头不是很好的文学青年却调到了杂志社工作。因为有了杂志社的平台,创作势头不好的青年的作品很快就超越那几位好的了,而那几位创作势头强劲的年轻作者因一直在基层工作,受限于工作和生活环境,视野面不宽,虽然偶尔能发表作品,但是岁月前行的脚步却无情地把他们抛下了。
我把这件事讲给了董庆月,让他珍惜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努力前行。他很感动,有几次他说:“吴老师,你比我爸还关心我……”
“我比你爸大吗?”他说:“大几岁。”
“我不是万能的,只能尽力吧。”他说:“非常感谢……”
“这话我是不相信的,忘恩是人的本性。”他说:“我不会……”
“我不可能帮助每一个人,也没时间和精力,更没能力与义务……”他说:“有人说,有一位白头发人能帮助我……”
“谁说的?”他说:“我家人,找人算的。”
我无法确定将来董庆月是不是感恩的人,因为忘恩负义的人太多了,包括我帮助过的亲戚,甚至我改变了他们下半生的生活环境,他们也未必感谢我。我也没抱有让董庆月感恩的想法。但是,我是想帮助他的。我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杂志主编、著名作家刘玉栋先生说:“董庆月是农民家的孩子,有天赋,如果不帮助可惜了。”
董庆月不只是有天赋的人,而且目前是知道感恩的人。不过岁月在前行,他在成长,人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多了,思想是会发生变化的。无论他愿意不愿意接受,是否理解我的心情,我还是经常叮嘱他好好处事,兢兢业业工作。
虽然我不相信算命这种事,但我相信缘分。我的头发在读小学时候就开始白了,不知道我是不是董庆月家人找人算的他生活中出现的那位白头发的贵人,我相信生活中有些事绝对跟缘分有关。
在我的人生岁月中出现了董庆月这位年轻人,应该是好的事情,他让我振作起精神,与年轻人一起奋斗,追赶岁月远行的身影。
我叮嘱董庆月做事不要投机取巧,努力学习,全方位发展。我说:“你既不是局长家的孩子,也不是市长家的孩子,还不是富人家的孩子……成功路上除了努力,别无选择。”
“我一定努力。”他有时不只是这么说,还会在微信上发来努力的表情,他的话和表情都呈现着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我听见这些话,看到这种画面,心里多了些许暖意,似乎看见了他勤奋的身影。
年轻人都非常努力学习,别人家的事我不了解,在我的家族中,年轻人都是很努力的。我堂哥家的孩子读了研究生,我堂弟家的孩子读了研究生,我堂妹家的孩子读了研究生。我表妹、表姐等家的孩子都是本科毕业。
董庆月身处异乡,还年轻,很努力。当我看见他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时,如同看见了朝霞,很欣慰。
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这是人生中必备的奋斗精神。
年轻人的这种进取意识,不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吗?年轻人的这种奋斗精神,不正是国家振兴的标志吗?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