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文字在歌唱 (上)
2022.11.11 54:10
——点评李少君先生的组诗《秋之夜》

 
□布日古德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一级作家。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被誉为“自然诗人”。
 
偶尔
花儿偶尔在墙角探头
一种触目惊心的美
 
月儿偶尔从院子里经过
一种惊心动魄的悲伤
 
点评:花儿、月儿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偶遇,一个带来美,一个带来悲伤,一个在近前,一个在高处。本诗用极为严谨的对仗句式和段落,自然地将美与悲伤呈现在读者面前。“触目惊心”“惊心动魄”两个成语如神来之笔,进一步凸显这首诗的弹性与张力。“探头”“经过”两个动作和两个动作背后蕴含的两种意象让这首诗灵性惊人。
 
秋之夜
 
寂寞被一只蟋蟀按在了墙角
并压上了一块石头
 
雨加浓了酒酒加重着愁
但投入黑暗深处的深沉一觉
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点评:《秋之夜》全文上下没有一个字写秋愁,却让读者在阅读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秋天带来的寂寞和忧愁,这种另辟蹊径的写作手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是一种有深度的美。一个孤独的秋夜,陪伴在诗人身边的是雨和酒,这让诗人甚至有了“投入黑暗深处的深沉一觉”的想法,但是诗人的身边还是有“蟋蟀”陪伴他的。其实整首诗的焦点都聚集在墙角的“蟋蟀”身上,短短的五行诗带来的忧愁被一只蟋蟀冲淡了。
 
泄露
 
她垂下眼帘
关闭了自己的内心秘密
仿佛一睁开就会泄露似的
 
她总是这样神秘而遥远
仿佛白云辉映之下
墙角里的独自摇曳的一株幽草
 
点评:表面上看,诗人写的是一个人,实际上写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她”神秘而遥远,像“墙角里的独自摇曳的一株幽草”,但是这需要“垂下眼帘”,放弃与外界的交流,有什么样的秘密需要这样放逐自己呢?看上去这样就能保住自己内心的秘密,殊不知,这种严防死守不与外界交流的态度本身就泄露了“她”有东西在隐瞒。《文心雕龙》中说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外加的装饰始终比不上自然生长的美,人应该坦诚而自然。
 
我管不住我的乡愁啦
 
我有利器擦拭我的乡愁
比如浓霜比如流云
比如寒风比如暮色
在这样的擦拭之下
我的乡愁明晃晃
 
我有佐料调剂我的乡愁
比如香草比如黄叶
比如浓茶比如烈酒
在这样的调剂之下
我的乡愁沉甸甸
 
我的乡愁有它自己的生命啊
它愈来愈厚愈来愈大
仿佛一个器官自行膨胀成巨无霸
我已完全无法控制它了
哎呀呀它就要离我而去
远走高飞了……
 
点评:这首诗用词通透、厚重,用严谨工整的句式诠释了什么是乡愁。乡愁像锋利的兵器,也像成熟的果实,乡愁只会被浓霜、流云、寒风、暮色擦拭得越来越闪亮,乡愁只会被香草、黄叶、浓茶、烈酒调剂得越来越醇厚,总之诗人的乡愁明晃晃、沉甸甸。在少君先生的笔下,他的乡愁是一个有自我思想的生命体,乡愁寻找故乡,插上翅膀回归故里,正如诗中所言,“它就要离我而去”,试问,什么人能控制得了自己的乡愁呢?
 
深刻的意义
 
每次那个拄着拐杖的小姑娘到达办公楼时
小保安都会马上主动跑过去给她开门
然后按好电梯看着她进电梯
平时他只是坐在保安室里尽职
即使领导过来也一动不动
小姑娘的父亲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女儿上班
停在大门口看着她进电梯后才放心离开
 
这一场景应该持续了很多年
我虽然来这里的时间不长也已看到好多次
但直到这个秋天来临寒风瑟瑟的清晨
我才意识到其中深刻的意义
并为之专门写下这首诗
 
点评:诗人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从生活的每个角落发现善与美。《深刻的意义》的第一段文字是一段不可多得的文字叙述,尽职尽责的小保安用一句“即使领导过来也一动不动”就勾画了出来,而小保安却为了“那个拄着拐杖的小姑娘”,从保安室走了出来,“马上主动跑过去给她开门”“按好电梯看着她进电梯”,这些行为背后的意味值得思考。紧接着的这段文字“小姑娘的父亲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女儿上班/停在大门口看着她进电梯后才放心离开”,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形象也一下子就勾画了出来。不长的一段文字,清清楚楚写活了两个人物。
诗写人心,文写人性,一首好诗应该彰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小保安面对强者和弱者的不同态度,让他从陌生变得亲切,这显然符合“心声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诗文之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