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赞中国》有感


《点赞中国》作者 汉斯·莫德罗
□秦文平
《点赞中国》是一本书名十分直白的书,直白到让部分性格内敛的中国读者可能有点不适应,中国人期待被认可被夸奖不假,但是人们并不喜欢夸奖者过于热情,因为这样显得虚假,这让不少人一看这个书名就放下了书。过了这道心理关的读者仔细观察这本书,发现作者是外国人后,心中自然会暗暗寻思,国家进步的成果我们亲眼所见,其他国家的学者进行再多的研究也应该不会比我们对自己国家了解得更多,一想到书里面可能是满满的政治术语和学者腔文字,很多人想到这里也跟着放弃了阅读。到最后只剩下最有耐性的读者去阅读这本书,于是他们得到了一个大惊喜。
我们在书中惊喜地看到,本文作者和德国左翼知识分子以独特的历史视角和史料对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绿色低碳、体制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把这些成就结合自身的情况对过去社会主义国家诸多政策进行分析,最后这些知识分子在诸多问题上的结论都与我们国家现今的政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认真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纸张上,把这些纸张汇集成册,然后把这些书放到了我们的眼前,期待能对我们有所帮助。他们的心和我们是相通的,谁不愿意对这些身在国外心在中国的“友军”欣喜地喊上一声同志呢?
他们是真的在一板一眼地进行比较分析,本书的文章有理有据。通过阅读这本书中的文章,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眼中的我们国家是什么样子,别人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各方面政策改革、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是什么样的看法,不同的人思考分析后的结论是什么。此外他们把自己国家的历史上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和我们国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进行了对比,让读者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观察我们国家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情。看着这些真心实意讲道理的文章,就能让人从内心深处接纳这些远方的同志们。
说起“同志”一词,按照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解,志同道合者即为“同志”。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做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无论对方的年龄、种族、性别、出身、知识结构、所在地域习俗有多大差异,只要大家的目标一致,信念相同,行动时共同进退,都可以算作同志。之所以要提到大众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因为“同志”一词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政治含意,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同志”一词在社会中的含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在当前的时代洪流下,“同志”一词的含意逐渐回归,再一次回到“志同道合,同心同德”的本意。本书的作者和他身边的德国左翼知识分子显然应该被称为同志。
清朝末年,在被鸦片战争残酷地教育后,中国人痛感西方列强已经领先中国数步,开始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只是有些人面对西方人的态度变得不正常起来,不是自卑就是自大。一些自信的中国人并没有被西方文明打垮,他们先是坦然地认可了西方的成就,把自己和西方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和西方世界的同志团结合作,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这段历史实践很好地体现了何为“志同道合,同心同德”,而这段历史也加深了西方世界的同志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如今,纷繁多变的世界局势让远方的德国左翼知识分子进一步认同了中国道路,他们虽然不能为中国带来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但他们从思想上在尽力帮助我们。当他们讲出自己对“公平”等概念的理解,发出与政客不一样的声音时,当他们在政治正确的社会氛围中认真诚恳实事求是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时,他们就是西方世界最闪亮的繁星。
本书是一本值得阅读的著作,让更多有志于在世界上寻找同志共同发声的中国人不再感到孤独。我们走在光明的大道上,我们的同志遍布五湖四海。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