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丽莎白二世及其时代》有感

□秦文平
本书作者克莱夫·欧文曾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总编辑,身为一个职业生涯基本与女王的统治期平行的资深媒体人,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给出的最中肯的评价是:“女王的角色在陈旧的仪式和情感的自然流露之间有时似乎是相互矛盾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目前在世界上极具公众影响力的王室掌门人,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已经把世界上最不自由、规矩最多的生活过上了几十年,她成为风起云涌的20世纪和21世纪英国所有历史变革和社会动荡的见证者,她处理了所有的危机,成为了一名传奇的君主,她的人生显得那么完美。当然,不算上被媒体爆料的王室家庭层出不穷的各种丑闻闹剧的话。
然而,这些历史除了彰显英国女王非凡的自律能力外,阅读它们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好处吗?其实是有好处的,但不是从女王身上获得经验教训,而是从女王那些不成器的亲戚身上获得。王室成员拥有类似的教育和成长经历,相同的社交圈子和特权待遇,遗传自祖宗的巨额财富,不受社会影响自然形成的脾气秉性,这些融合在一起,让王室成员成为人们最好的观察对象。虽然王室成员的日常远离人们的生活,但他们面对名利场诱惑的不同反应,面对自身欲望的放纵和克制,总能够成功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各种思考。
王室成员处于英国社会最上层的事实,会让他们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他们走过的人生道路,值得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们去学习吗?他们的生活真的幸福吗?他们展现出来的“幸福”生活对普通人来说有多大意义?我们努力学习、拼搏奋斗是为了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吗?假如有机会让“高等”平民加入了英国王室,哪一方的改变会多些?这些问题构成了人们想要去窥探王室成员生活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王室成员认识到了大众对他们的观察。从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开始,英国王室成员都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和媒体打交道,他们有选择性地向大众展示自己的家庭生活、学习经历、婚姻状况、婚外男女关系、为人处世、个人形象等各方面的信息,打造自己的媒体形象,并利用自己的形象提高对家庭、对媒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本书中需要让人反复阅读、体会言外之意之处的章节,无疑是书里处处存在对英国王室成员混乱的私生活欲盖弥彰的春秋笔法段落。在媒体与英国王室相辅相成的历史中,处处需要走钢丝的技巧,双方都微妙地保持着自己的底线和立场,又都心知肚明必须打破这些底线和立场,才能给英国王室成员带来曝光度和流量,打造出媒体的新闻爆款,于是处处上演“极限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成员新闻依然层出不穷,只是渐渐无人关注。因为,即使再努力地试探底线,最后就是发布一般性花边新闻了事。毕竟,“王室成员如何在保持住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得体地工作生活,否则是不是还有存在的必要”“女王连自己的家人都管不住,还有没有能力和影响力带着英国继续走下去”这样话题,是现在英国的纳税人最关心的议题。可能也觉得时代变了,女王开始对其他王室成员生活不发一言,王室成员拥有放纵欲望的物质基础,又沉迷享乐,无法在无孔不入的媒体关注下隐瞒自己的放纵,面对这样的局面,女王自己保持自律和沉默,就算是对公众最好的回应了。
得益于作者的工作和职业敏感度,本书中透露了一些独到的历史秘密:前半部分中的秘密偏重政治层面,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到撒切尔夫人执政阶段发生的事。后半部分偏重于英国王室多个成员的生活秘密,从中可窥见信息传播载体的变化。例如王室成员自己把照片等内容发在自己的群里,供记者们选用。
书中处处提到审查,很难想象本书中会没有因审查被迫删减的内容,毕竟这是关于英国王室脸面的书籍。作者行文中,不自觉地使用着高等报刊级词汇和句法,因此文字晦涩难懂,看这种文字是需要有一点心理准备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英语较好的读者可以买一本英文版的对照着看,英语一定会有所进步。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