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牧之的诗集《盘江魂》

□布日古德
倾述,更多的是呼唤
诗人在《盘江魂》这部长诗中不停地用诗句向读者进行呼唤,这些呼唤来自诗人沉浸于盘江那条弯曲且缓慢的历史长河后的所思所感。诗人对盘江的过去、现在了然于心,因此他有很多东西想对未来的读者倾诉。
诗人呼唤的目的是想保持盘江在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呼唤这种有声的意象,让更多的人们关注盘江,分享盘江,热爱盘江,保护盘江。比如72页-73页“南盘江,我行走在你/雾霭缭绕的峡谷时/你的流泉飞瀑/你的茂林修竹/你的奇洞幽谷/你的浪里梭舟/你的江岸飞鸟/都随着河流奔腾的姿态/和春天的寓言一起/骚动着深入我的心海/让我裸露的灵魂/在摇曳的风中与天地对话/呼喊我诗的灵魂”。这一段文字直抒胸臆,气势恢宏地描绘了南盘江无与伦比的美,这样美丽的盘江又有什么理由不放在心头去爱护呢?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作诗并不飞跃和超出大地,以便离弃大地,悬浮于大地之上。毋宁说,作诗首先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息之中”。诗集的76页写道:“江水苍茫/你触摸到了/漂泊在外游子的心跳/眸子渴望的期盼/依然会让我/不断回望家乡的山路/南盘江/在你寂静的深处/我会是迷路的水手吗”。牧之的诗紧紧地同盘江联系在一起,扎根于盘江两岸的生活沃土之中。因此他的诗具有突出的盘江地区时代性,他的呼唤具备了“诗者,吟咏性情”的灵性。按照“诗言志,歌咏言”的道理,诗人牧之显然是南北盘江地区一位不可多得的可以作为地域性文学地标符号的诗人。
诗人牧之对盘江的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像144页“军事、商贸、旅游/文化、历史、经济/谁更古老,谁更厚重,谁更包容,谁更坚毅/就像落日埋葬了黎明/就像血光覆盖了刀弓/拥有这魂,你就焕发青春/拥有这魄,你就如诗如画”。历史在一句句呼唤声中凝结成晶莹的露珠,为盘江注入了灵性不泯的神韵。“我知道/高原之舟的梦/仍在闯滩”“呼唤高原的奇迹,阳光依旧,草木依旧”,牧之能完成这样一部充满灵性长诗,不难看出他心灵上的觉醒,对于南盘江、北盘江精神价值的深度认识。《白石诗话》有一句值得深思的经典:“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用这句话衡量《盘江魂》,显然再合适不过了。
诗人牧之用文字挖掘盘江两岸的人文历史,构建出一个精神上的家园,让盘江两岸的人民有了精神上的回归之处。就像145页第二段描绘的那样,“而我们蓦然回首/看见时光在一朵乱云的掌上/摊开了千年的际遇和沧桑/与高原人用灵魂喂养的神/端坐云顶,逝去的流年/沉睡在河山留下的灰烬里/和蒿草一起,向着山尖缓慢生长/永远是醒目的路标/让我们好在纸上还乡”。还乡,是盘江两岸人民来自精神层面的呼唤。
研读《盘江魂》可以发现,牧之对选题角度的把握,生活素材的挖掘,章节与段落之间的架构,以及文本的合成,都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至高境界,这是他煞费苦心钻研文字的成果。
时代,更多的是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盘江魂》这部长诗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诞生的。
在这个新时代,要想把南盘江、北盘江的人文、历史、传说提纯凝聚到一部长诗里,需要诗人牧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他沿着盘江两岸行万里路抓取素材,感悟生活。诗人在他的《与时光在普梯流连忘返》中呈现了这一过程,“我们来时,蝴蝶正在普梯的桃花林里翩跹/而蓝天、白云、土墙、黛瓦、梯田……与村口的那棵千年古树,一起阅尽沧桑/让我们在普梯,远离尘世的喧嚣/在乡愁的场坝上,与缭绕的炊烟/等那些日夜兼程的游子,与我们相拥而泣”。诗人把真实、立体、全面的南盘江、北盘江用诗意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激发读者对南盘江、北盘江的兴趣,期待读者有朝一日沿盘江旅行。
据资料记载,南盘江是珠江的源头河段,1985年被确定为“珠江源”。北盘江在贵州境内。北岸支流有可渡河、巴朗河、月亮河、打帮河、清水河、望漠河等;南岸支流有拖长江、乌都河、麻布河、西泌河、麻沙河、大田河、者楼河等。无论是南盘江还是北盘江,诗人都用同样的情感进行赞美和讴歌。诗人用人文、地理、地域、历史、人物等素材,重新讲述盘江故事,让盘江两岸以新的形象融入到这个新时代里,让盘江两岸的人民形象在祖国的大家庭内星光闪烁、璨若星河。
在这部长诗中,诗人牧之一直用形象的、鲜活的意境诠释盘江魂。比如63页“烟火辽阔,我们在/一樽布衣米酒中漫步/盘江之上,风吹涛浪/祖先的铜鼓响彻幽深的河谷/那些风化的记忆,那些飞掠而过的山鹰/都在和如流的光阴,驻足缄默/与云的倒影,在南北盘江畔/和久违的乡音一起/举杯邀月,不醉不归”。就像他在64页的题记直抒胸臆的那样,“在岁月和时光之间/和我们漫溢的乡愁一起/哽咽在故乡的一碗老酒/向一棵老榆树行跪拜之礼”“布衣铜鼓十二册,在高原,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密码,有影无踪,却有岁月的惊心动魄萦绕”“只要在心里祷念,沧海桑田/都在我们哼唱着的布衣民谣中”。这就是“盘江魂”。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