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短史记》

□秦文平
在解读历史时,如果解读者基于个人对某个国家或某个人的好恶,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对细节不详的史料进行了主观解读,往往就会把复杂的真实历史当成戏剧性的故事加以演绎。
由于这种事情出现的太多,许多人开始质疑:《史记》一书中的各种二人密谈,司马迁和他的父亲是怎么知道的?这些密谈内容是史官基于对各个历史人物的理解进行的文学创作吧,那么如果《史记》可以成为二十四史中的信史,为什么别人按自己想法写的历史就不可以当做信史?修史者们没有谁能真的回到过去加入密谈旁听,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如果按自己的想法填补史料缺失的内容,得到了大众的认可,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凭空想象,按自己的想法“填补历史的空缺”,甚至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以前人们的话进行改造,比如给“三纲五常”之类的教条加上更有反抗精神的后续内容来满足当前大众的需求。凭什么在历史这个领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
《短史记》一书就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了诚恳且令人信服的解答。司马迁与他的父亲因职务之便能够接触大量未经篡改的历史档案,而且他们为了收集和确认史料“交游极广”,与众多历史人物的子孙后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二人密谈类的史料内容就来源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子孙“回忆录”。所以说,司马迁治史态度是严谨的,《史记》一书是可信的。
本书的书名部分与《史记》重合,这是本书的作者对司马迁治史态度上的致敬。阅读此书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与史学家司马迁发生了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这本书的宗旨就是通过接近真相的记述,鉴往知来。就是要用现代的眼光,抽取历史中听起来最为荒诞的部分,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对生活在这段历史中人们进行最真实的还原,让人们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爱恨情仇,对照检视眼下自己的人生,引以为戒。
本书对大众认知中的许多历史误读进行解析,解答问题角度新奇巧妙,引用史料部分有理有据,将看似枯燥的内容以接地气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字既不失传统史学的真实和凝练,又富有时代气息,让人一边阅读一边会不禁陷入思考。此书可以给人以超越时空的思维洗礼,从而改变读者研究历史的的态度。就算读者不认同作者的想法,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研究历史或其他学问时选取角度、筛选资料、甄别真伪等各方面一般性的研究方法,树立新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对学术界“需要不断推翻重建、另开天地”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短史记》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的好书。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