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草长莺飞的北方之梦(下)
2021.04.22 48:10
——评散文家晋铭的散文集《枕梦北方》
□布日古德                                                
 
晋铭的散文,笔下言之有物,不空洞,不说教,常常用精美精炼的语言自然地回答很深奥的哲学问题。在她笔下,山水人物信手拈来,篇篇都有普通却唯美的风景和人。
《飘雪的季节》,作家写到 “冬营地棚圈里的马灯,守候着羊儿的梦”“草原的梦好香好甜”“洁白的毡房,是草原上的雪莲花”;《飞絮的时节》里“串串杨花落地,但杨树繁衍的使命依旧”;《海的女儿》里“夜色降临时,我枕着涛声入眠”“梦想着有一天能把另一片大海也揽入怀里,做海痴情的女儿”“鲜卑人告别了青山后,留下的是一个王朝,鄂伦春人告别青山后留下的是一片绿色”,都是围绕着“枕梦北方”这一个永远青春的主题。晋铭的散文从头到尾都在向大家展示,一个散文家“随遇而安、随缘而行、随风而舞、随雨而歌”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大善大美的情怀。《枕梦北方》这部散文集,我更看重它给大家展现的深层次主题,那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小人物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晋铭的散文无论描写还是叙述总是注重文字语境的诗意化,用诗意化的语句聚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篇篇简短的散文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她的散文常常把读者带入一个三维的空间,像《松林的早晨》开头和结尾的前两段、后两段的描写。《守望花期》的结尾、《秋叶秋雨》的开头和结尾,不但给读者脑海中留下一个或淡雅素异,或浓烈灿烂的画面,而且每每结尾都为读者留下一把在梦中进入这些文字的钥匙。当你进入回味咀嚼的状态时,梦中的画面已经真实地再现在你的眼前或者生活里。
晋铭的文字锤炼功夫可谓炉火纯青,具体来说,一是文字不拖泥带水,长期的记者职业生涯练就了她文字的干练。二是多年的职业生涯练就了一双摄影家的眼睛,文字直接聚焦问题本身,从不跑题。像《红绿灯下》《最后的精彩》《灵性的眼睛》《阿爸的那达慕》等文章,无处不在地显露出晋铭锤炼文字的硬功夫。三是晋铭的散文总是为读者着想,惜墨如金,替读者节约时间,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一顿地方风味儿的文字小吃。
通过练道、练术、练章法,在精准小篇幅文字的创作上,晋铭已经形成独有的“晋氏”风格。但这种风格并不影响近几年来她一系列长篇散文、报告文学的问世和发表。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晋铭的散文集用两个较长的篇幅回顾了鲜卑族、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蔚蓝色高原的神话》《青史与青山》讲述的是蒙古族、鄂伦春族的史海钩沉。通过蒙古族的一段神话故事、鄂伦春族走出山林的历史往事,诠释了鲜卑人、蒙古人、鄂伦春人的血缘关系。两篇散文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光鉴古今。
晋铭散文的思想性、风格及其他
晋铭的散文《枕梦北方》值得研读的一个原因是,她的散文形成的“晋氏”风格恰好以短小精悍的篇幅、精炼独到的个性语句、唯美深邃的意境、大彻大悟的哲理弥补了抒情草原、森林以及自我之空白。她的散文思想性是第一的。她文章的宗旨是通过一篇篇精美的散文,用生动朴实的小故事、唯美精炼的语句教育读者热爱祖国,让大家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另一个原因是身为散文作家的她,以一名记者的身份践行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文艺创作要求。晋铭的“三贴近”为她的散文《枕梦北方》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作家弗拉基米·纳博科夫在他的《文学讲稿》中说“风格不是一种工具,也不是一种方法,它是一个作家的独特品质及其他在他(她)的作品中的表现方式”。这一点上看,晋铭的天赋灵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于她或长或短的每一篇散文之中。纳博科夫的风格论显然为晋铭的散文作品创作以及推陈出新划出了一条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新界限。
散文需要情怀,一个真情实感饱含热爱之情的情怀,无论情怀是大还是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千条万条,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从晋铭的散文集和日常工作生活看,她已经是一位根植于草原、根植于呼伦贝尔不可多得的散文作家之一。晋铭正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切入新角度、聚焦新事物、挖掘小人物,积极深入生活,发现并挖掘生活中最有品位、最可弘扬的文学“富矿石”。
文章贵短,美文诗歌也是如此。散文自由诗的篇幅越短,越能看出一个作家、一位诗人的为文之道。如果说,长、短篇散文都值得赞美的话,那么,我们首先该为精美的短文点赞。晋铭短中见长的散文,多视角多维度的白描、寓意深刻的速写、明朗真诚的思想、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写作宗旨,正是我们要借鉴和学习的。
总之,这次细细研读《枕梦北方》让笔者再一次验证了,散文家晋铭确实文如其人。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