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草长莺飞的北方之梦(上)
2021.04.15 55:10
——评散文家晋铭的散文集《枕梦北方》


□布日古德                                                
 
晋铭是一位在我老家地方党报工作多年的同行和我的老朋友,她不但是一个出色的编辑,还是一个擅长散文随笔的作家。不久前,我重新研读了她的散文集《枕梦北方》,放下书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这本散文集用精准细腻的笔墨绘出一幅幅呼伦贝尔、大兴安岭的风俗画。晋铭的散文视角独特,给人活灵活现的临场感,笔下的人物和故事灵动亲切、朴实自然,她的文字既让人感到雪落风吹馨香扑鼻时的愉悦,又能让人感到身处五月八月山花烂漫之中的放松。她的散文来自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贴近泥土花草,贴近日常中名不见经传却闪着光的小人物,她的写作观完全吻合了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家刘勰“纷哉万象,劳矣千想。玄神宜宝,素气滋养。水停以鉴,火静而朗”的写作观。读晋铭的散文,读者的情绪很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感染,那些晋铭散文里如同在身边的山和水,人物和花草,动物和石头、草原大地和长生天所蕴含的深情。
精准小人物,展现大胸怀
散文集《枕梦北方》收录了63篇散文,这些散文中写人的就占了32篇,超过了文集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篇章,作家基本上是在记录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和他们的平凡小事,但又能在这些平凡之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展示平凡人物的大胸怀。像《爱是隐隐的痛》《月夜琴声远》《草原深处的琴音》等几个重要的篇章,均是晋铭在生活工作的日常素材富矿里,挖掘捕捉到的平凡人物闪耀之刻的述写。
从有韵为诗,无韵为文的角度衡量,晋铭的散文兼有诗文两者的优点。具体说来晋铭在文本语境的表现手法上有其独有的特点,她的语句语境注重为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及故事服务,她用画龙点睛之笔把小人物自然有趣、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像《老人和鸟》里的推着车子去放飞小鸟的老人,《月夜琴声远》里的巴尔虎少女、收奶点的小伙子,《那山·那人》里的“山里通”等一系列小人物,都令人难忘。这样的散文,能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临场感。
精准小人物,展现大胸怀。晋铭下笔有的放矢,叙述描写顺畅自然得体,她的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晋铭说“没有走出故乡的时候,森林是我的全部”。在这片大森林里,她提炼的小人物总是那么有趣有意义。像《黄花情结》里的种黄花老人,《那山·那人》里的“山里通”,《草原深处的琴音》里拉马头琴的老人等都是晋铭笔下的快乐人物。大山是孤独寂静的,森林是孤独寂静的,草原是孤独寂静的。但是这些寂静的背景一旦植入了琴音、故事、花朵,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便具备了神性。人性和神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于是作家笔下的草原、森林、大山就成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幸福乐园,成为人们寄托理想的精神高地。
《草原深处的琴音》写得很短,但是里面拉琴的小故事却非常有震撼力。这是一个草原姑娘出嫁的故事,通过晋铭的观察和揣摩,把一个很普通的小故事写得入情入理,细致入微。她善于观察,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闪光的情结。像《草原深处的琴音》里的描写“一只小羔羊走来,在老人的身边蹭来蹭去,不时用粉红色的鼻尖嗅嗅琴箱”“明月升上墨蓝的天空”,这样的描写实在、浪漫,有神韵有情趣,为读者营造了一个遐想的空间,放下书本,脑海中老人的琴声在大山里依然像泉水、溪流那样清脆地流淌着。
《祈福草原》是一篇隽永的美文。晋铭这样描写“年近八旬的玛拉沁夫背着双手,独自朝草原深处走去。我跟在老人的身后,老人走走停停,深深呼吸,仿佛在嗅着什么。我上前询问,老人说:‘我闻到了童年的气息,那么亲切熟悉,干牛粪味儿、羊膻味儿、花草的混合味儿。’老人的眼里闪着泪光”。值得一提的是玛拉沁夫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一位少数民族作家,他的作品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宝库,他不仅为内蒙古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玛拉沁夫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的少年时代是在科尔沁草原度过的,在哲里木盟的开鲁县读过书,他一直把内蒙古大草原当做他的家。
上面晋铭笔下一段细致入微的描写,深刻地展示了一位资深作家的大情怀。因此,今天只有这样一些小人物呵护而且深深地爱着我们的草原、森林、河流、山川,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世界才是花团锦簇、魅力无穷的大美人间。
精准小文字,释放大情怀
晋铭的散文注重意境的美,注重语言的精练,注重让文字质朴。《枕梦北方》实质上是一位散文作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神归宿的方位,这一个“枕”字用得极为精确、灵动、意境深远。“枕”字之下有北方的吉祥幸福,有家乡的酸甜苦辣,有乡愁的缠绵和留恋。梦象征着我们草原、大山、森林里的人们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北方”是晋铭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散文家产生其独有文学特质的根源,“北方”还为生在大山深处,扎根在草原城市的她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字和才华的平台。《枕梦北方》意境深邃,选材精当,每一篇散文都会给我们的读者带来真诚而亲切的享受。
晋铭的散文篇幅短小,语句隽永,清新透明,散文中富有哲理的金句能给读者留下深广的想象空间。例如“人如树,树如人”“你依旧拉着琴,浓重的雾气打湿了草原”“草原的小路就是孩子的脐带”“天边又红又大的夕阳里,留下了大雁的剪影”“音乐伴我前行,但愿如板行歌”“有的人父亲在身边,有的人父亲在心里”“雪夜如期”“人如鸟、鸟如人”等,都是唯美如花的句子。的确,散文家晋铭具备老辣的文字锤炼技巧。
这部散文集无论你怎么读都有余味绵长的感觉,戛然而止的精短美文,让正看得津津有味的你像突然含丢了嘴里一块糖的顽皮儿童,抓耳挠腮懊恼不已。恰到好处的结尾意味深长,像一碗酒,无论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都具备了意境幽远、深邃绵长的感觉。对于读者来说,喜欢酱香,你就翻出一篇“茅台”看下去;喜欢清香,你就用眼睛喝下一篇“杏花村”,总有文章适合你的喜好。晋铭的散文小中见大,小花大雅,小人物大雅,小树木大雅、小动物大雅。小情调、大情怀的格局,正是晋铭热爱生活的根之所在。
晋铭的散文之所以以小见长,主要因为作家总是用第三只眼睛观察草原上、森林里、大山中那些看似司空见惯的人和事、花草和树木。其实,一个真正的散文作家取材的角度,镜头里要聚焦的东西,往往被大众不屑一顾地忽视了。而这些被忽视的放在晋铭的笔下却是闪光的、伟大的、震撼的、唯美的。《枕梦北方》里收录的散文,六七百字以上,一千二百字以内的就有二十一篇。这些精美的散文,如果不是作家长期锻炼自己的文字,如果不是作家用摄影家的视角干脆干净地观察万物,是很难以小见大的,是很难写出小人物大美大雅的高尚情怀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