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人生应当遵从本心
2020.06.15 50:10
——读威廉·萨姆塞特·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吴佳奇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姆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情节入胜、文字深刻,但是最重要的是它真切地打动了我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月亮代表了我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是我们的“诗和远方”,而六便士则代表了现实生活,是我们的眼前和苟且的现实……这就不得不让活在当今物欲横流社会中的我们陷入精神追求和琐碎现实平衡的思考中……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证券经理人,一个恪尽职责的丈夫和父亲。然而,四十岁的他为了画画的理想,竟然在一次家庭旅行后抛妻弃子独自跑到巴黎,只给妻子留下一张字条,选择了一种不普通的生活——艺术家的生活。
一个人绝不能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而是要让它持续不断地燃烧。斯特里克兰德内心燃烧的是一把艺术之火,如果要它一直不灭,他就只能到处流浪。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斯特里克兰德只身来到艺术圣地巴黎,追求自己向往的艺术生活,沉溺于艺术生活。斯特里克兰德每天画画,在巴黎穷困潦倒,直到天赋平庸却忠厚热情的施特略夫救助了他。似乎野性可以传染,施特略夫的妻子却爱上了不羁的斯特里克兰德,破坏了这个可怜的家庭后,男主流落到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在那里与土著居民阿塔同居。至此,他过上了艺术的、孤独的、本真的生活。
几年之后,斯特里克兰德死于麻风病,让妻子将自己最后的绝唱——石洞笔画付之一炬,他证实了自己,也表达了作为天才对世俗的轻蔑,甚至不屑于留下什么供人赞叹。斯特里克兰德天才的一生与孤独、贫困、野蛮相伴,但他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天才本真的生活。随着他的去世,人们渐渐欣赏斯特里克兰德的画作,那些带着原始野蛮精神的作品身价暴涨,默默无闻的证券经理人斯特里克兰德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
而查尔斯太太则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回上流社会,在接受访问时,虽然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但句句暗示出她跟自己丈夫的关系一直燕好美满。她不知道斯特里克兰德还有一个土著儿子,当查尔斯太太和她的子女在上流社会左右逢源时,那个快快乐乐、没心没肺的小伙子正在大海航行:他全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两片粗棉布,天黑了,他跟另一个小伙子在喘气般的手风琴伴奏下疯狂地跳舞。头上是蓝蓝的天空、灿烂的群星,还有太平洋上一片烟波浩渺……
合上书之后,我沉思许久。这是个令人焦虑的时代,人们苦心孤诣渴望世俗的成功,甚至将幸福与成功画了等号,殊不知,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所浪费的幸福及其不知不觉形成的执拗思维,早已成为成功所不能弥补的损失。有时我们需要审视不同的活法,这些活法为我们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坚持自我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热情。作者毛姆采取了模糊的写法,立场并不明确,但是通过不同人物、情节的描写,还是表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敬畏和向往,通过描写表达了对斯特里克兰德抛弃一切,在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情况下只听从内心“想画画”的信念而自由生活的钦佩。毛姆说:“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你也就错失了那轮皎洁的月亮。”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去衡量那些有个性的人,觉得他们为追求梦想而放弃一切的做法十分愚蠢,但精神层面的东西本就不能用物质去衡量。虽说我们不能理解他们为追梦而放弃一切的做法,但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当我们身负重木,不断为自己铺路架桥,小心翼翼地一步步靠近宫殿时,毛姆先生拍拍我们的肩膀,拿手一指,一个全身赤裸、在原始森林里奔跑的红胡子男人进入我们的视野,他孤僻而自由,疯狂而纯粹,他注定灭亡,却享受了最酣畅淋漓的人生。负重的人们不禁惊呼,原来人生还有这样一种活法。
天上的白月光可以点燃平凡枯燥的生活,可助我们抵挡内心的懦弱和恐惧,更能给我们以无限的勇气和动力,但更多时候它又太容易沦为几个干巴巴的字。没有明确的结果,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仅仅凭着内心的感受,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被催促着追赶着去决定它的继续与否。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社会文明、世俗眼光……太多东西在共同拥护着主流。我认为,认准月亮或者六便士的人都是幸福的,最痛苦的怕是手里握着六便士,时而又会仰望星空,见阴晴圆缺而心潮跌宕的人。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