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可亲可爱的“闲人”老王
2020.01.17 47:10
——读王蒙小说《尴尬风流》有感

 
□西杨庄                                                   
《尴尬风流》主人公老王是一个居家“闲人”,他既是精神上、思想上的智者,同时又是生活上、人情世故上的弱智。书中讲述了与老王有关的300个生活小故事,涉及到生活大舞台,作家王蒙以白描的方式,通过老王的眼光打量世界,从而说出自己对世界、对人心的种种犹疑、困惑、矛盾、嘲弄、希望、梦想……塑造出和自己有某种神似之处——老王这个可亲可爱的文学艺术形象。
“闲人”老王高境界的糊涂智慧
王蒙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作家,也曾被戏称为“过于聪明的作家”。他在《尴尬风流》一书中有意识地放弃自己读解世间万物的智能之态,开始以一种混沌的、宽容的境界来面世,哲学的意味很浓,甚至有一些大智若愚的味道。
老王养了一只猫,这只猫有点缺乏教养,谁应该给猫以教养呢,老王倒是没有想过。还有很多老王对生活小事的琢磨,就是自己在脑子里不停地想,表现出他很强的思辨性。比如老王老了,老王忽发奇想要锻炼自己的意志。他试验着命令自己明明想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明明不想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想吃饭的时候硬是不吃,不想吃饭的时候反而勉强着吃……这样锻炼了几天,他有点迷糊了:想说话的时候不说,这不就是变成不想说话了吗?而按照他的土政策,不想说话的时候,他不是更应该说话了吗?如果他判断自己是更应该说话,那不就意味着他十分地想说话因此更应该不说话了吗?那么他到底是说话才证明意志坚强,还是不说才证明意志坚强呢,老王愈来愈糊涂了。
“闲人”老王的自嘲多于对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批判
《尴尬风流》中的老王思索了大量玄学,均系“天问”,但终究是问而无解,所以尴尬。既然无解,索性放下,于是“风流”。但老王也常常认真地反思自己的“天问”生活,以至于发现他的人生处境竟然是那么的不尴不尬。他以为自己很聪明,却不断做错事;想去“温习脉脉温情”,得到的却是“一场愤怒疯狂的大雨”;想换一个口彩好的电话号码,却惹来了一大堆麻烦;想去“购物”,却屡屡“购误”……生活中种种奇怪的有些背运的事都发生在了他身上。他不解但又慢慢地化解,他在自嘲中得到了人生的很多启示:“禅意实无意,尴尬即文章”。鲁迅先生说他在解剖别人的同时,常常严于解剖自己。王蒙这种带有自嘲式的书写,虽然算不上“严于解剖自己”,但还是对自己的精神和心灵进行了按摩式的解剖。
“闲人”老王对人心世界的警觉
《尴尬风流》天马行空、恣肆不拘,打破了有头有尾的长篇小说形式,线形外壳碎裂,变成了无数片段。作家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闲人”老王对人心世界的警觉之“心”。老王总是自己在那儿琢磨,这种琢磨是一种乐趣,是认真生活、热爱生活的一种态度。
老王有儿孙一家,有三五老友,朴实憨厚,又有点懦弱怕事,乐天知命又勤于思考。王蒙的描写非常妙,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又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一篇篇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组成了真实好玩的人生。比如有一次老王去看望老朋友,老朋友一家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然后开始问长问短:你的身体如何啊,你的记忆力如何啊,你的胃怎么样了,你家搬新房子了吗,你家儿子升官了吗等一大堆问题,等他们问完,老王想了想就问了一句“你家那只猫怎么样了”。看得我捧腹大笑,咱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逢年过节时长辈亲戚等的嘘寒问暖大抵如此,可是这种近乎“盘问”的方式确实让人受不了。老王这么回了一句,太过瘾了。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