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李文平
孩子长得很快,已经超过了我的海拔,我想培养孩子具有一些理性思维,而阅读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选择了一本具有理性思考的著作——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和儿子约定我们同读这本书,阅读完互相交流阅读的收获。
这本书内容不长,而且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它借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在生活或工作中处理变化的不同方法。故事虚构了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开始他们在迷宫中寻找到了奶酪站,可是后来奶酪不见了,这四个角色就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
他们认为有人拿走了他们的奶酪,沮丧抱怨,事实上奶酪被他们吃光了,只是他们没有发现奶酪逐渐减少的变化,这也仿佛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了变化,我们身处其中而毫无知觉罢了。嗅嗅和匆匆面对消失的奶酪,并不是一味地等待奶酪重新回来,而是积极地再去寻找,终于又在迷宫深处的某个地方找到了一座新的奶酪站。而唧唧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明白再等下去也是没有希望,所以他也开始寻找新的奶酪站,虽然他也动摇过,但是最终也成功地找到了新奶酪站。只有哼哼留在原地不肯离开,他认为离开也不可能有结果,他依旧幻想找到动了他的奶酪的真凶。最后的结果哼哼不是饿死也会抑郁而终,面对变化他不肯承认、不肯面对,伙伴们提醒他也不肯接受,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
我建议孩子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总在变化着,孩子正在成长,他们需要去面对社会、走入社会,去承受社会中无时无刻的变化。
我们成年人总是习惯用固有的眼光看这个社会,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只能摸到自己眼前的一部分。孩子们需要培养全面适应社会的能力,大人们也需要有全面适应社会的观念,所以我更希望孩子能早一点认识到这一点。
我和孩子一起读完了这个故事,作为成年人我应该比孩子理解得更深刻一些,但我更相信孩子也明白了总是原地不动地等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没有目标的学习是不会提高自己的,只有调整自己,适应变化,去努力改变,才能寻找到新的成功。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