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榜样
让人生在孝老爱亲中闪光
2018.05.15 33:10
□本报通讯员                                    
 
在华颐老年病防治院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中,用博爱、奉献和汗水书写着生命的感动。虽然工作辛苦,但她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这里的老年人拂去满身的病痛,增添着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从业四十余年,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和爱心丈量着生命的长度,她就是华颐老年病防治院颐养区护士长张善梅。
记者见到张善梅时,她正忙着给老年病防治院的老人翻身、擦背,进行着每隔两个小时不间断的皮肤护理工作。华颐老年病防治院现有老人98名,其中9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从早上六点上班后,张善梅便和同事们一起为老人们喂饭、按摩并清洁房间,开始长达24小时的不间断护理工作。
老人家属林静说:“她们把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这让我们家属非常感动。老人的吃喝拉撒都是这些人护理,真的很谢谢她们,她们非常有爱。”
出生于1955年的张善梅虽然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但依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充满热爱。四十八年前,凭借着对护理行业的喜爱,张善梅在父亲的支持下成为一名护士。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04年,从医院退休后的张善梅选择继续从事她喜爱的护理工作。时至今日,张善梅已经在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工作了十三个年头。张善梅说:“现在大家都挑挑拣拣,这活又累又脏,所以一般人真干不了。我之所以六十多岁了还不放弃,是因为我不舍得这帮老人,而我也非常热爱的这个行业。”
十三年的风风雨雨,张善梅把所有的爱心都倾注给了这里的老人,也把十三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华颐老年病防治院。而与一位俄罗斯族老人张会秋的不解情缘,却让张善梅至今难以忘怀。
张善梅说,老人两岁时被她的俄罗斯母亲遗弃在了中国,一生无儿无女,老伴儿也在很多年前就去世,很可怜。因为张会秋常年卧床,为了让老人不感到孤独,张善梅把她当母亲一样看待。在张善梅和全体护理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张会秋全身无一处褥疮,高质量地生活了四年多。
张善梅说:“我总觉得无儿无女的老人挺可怜的,有时候我就跟这些大爷大娘们说,我们就是你们的儿女,有啥事就和我们说,能办到的我们一定办到。”希望他们在养老院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觉得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
“家是一盏明灯,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家是一汪清泉,能够洗涤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在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张善梅用爱心、耐心、信心为这里的老人创造出家的温暖。当谈起自己的小家时,张善梅对年事已高的母亲和已经离世的丈夫充满了愧疚。“在这里的十三年,我挺愧对家庭的,对于养老事业我也是硬挺着,可一到工作岗位我就什么也不想了,只想着把老人照顾好、伺候好。”张善梅说道。
张善梅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2008年七一前夕,张善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张善梅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主动把自己的护理技术传授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如今的张善梅依然忙碌着,在心底她却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当她老去的时候也能住进这所她服务了十余年的养老院,伴着满是回忆的时光,她要和这些老人一起慢慢变老。她说:“作为共产党员,我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尽量把这个工作干好,发挥我的余热。我希望把这帮年轻的护理队伍带好,对今后入住的老年人群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家是一副重担,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更是能够白头偕老的漫漫旅程。在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张善梅用辛勤和汗水为这里的老人营造家的温暖,也把悠悠十三载岁月奉献给了这里的每位老人。心怀一片赤诚、坚守一生信仰,在这里也祝愿张善梅能常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一片赤诚。同时也祝愿天下所有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幸福快乐。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