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等待英雄归来
9月12日,我国将以崇高礼仪迎接英雄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从2014年至2024年,我国已连续十一次共计迎回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及相关遗物。 随着“英雄回家”进入倒计时,沈阳整座城市都在准备和等待。 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9.7公里的归途设置国旗近3500面,35处户外电子屏打出“山河铭记英雄回家”等字样,静候英雄回家。 青年大街上,一抹抹流动的红色尤为
2025.09.12
首届中国—中亚公安内务部门特种警察技能挑战赛闭幕
9月10日,中国参赛队员在追捕突击比赛中。 9月10日,首届中国—中亚公安内务部门特种警察技能挑战赛在新疆乌鲁木齐闭幕。本届赛事历时3天,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的80名特警参赛。 本次挑战赛包含制敌速射、战地支援、危情狙击、勇士摔跤、实战搏击、追捕突击、争锋行动等7个科目。中国参赛队获得4个团体冠军、1个团体亚军,6个单项个人第一名、3个单项个
2025.09.11
97岁的叶连平:下辈子还要当老师
当听到千人礼堂里齐声喊出“我们都是叶连平”,97岁的叶连平眼角湿润了。教师节前夕,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大礼堂,举行了马鞍山市首批“叶连平工作站”启动活动,对7个工作站进行了授牌。 在活动现场,看着这么多愿意像他一样为乡村学子提供帮助的教师,叶连平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更美好的未来。他一手扶着拐杖、一手忍不住地挥舞,激动到说不出话,只能勉强曲着双腿,弯下本就有些佝偻的背,深深地向台下鞠躬。 192
2025.09.10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9月8日,游客在六星街观看表演。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六星街因其六角形街巷得名,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街区。近年来,伊宁市不断改善六星街居民生活环境,更好发挥六星街多元一体文化和特色街景的优势,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新华社记者张浩波摄 9月8日,游客在六星街一家面包店门前留影。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六星街因其六角形街巷得名,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街区。近年来,伊宁市不断
2025.09.09
高原竞速:马蹄踏响羌塘草原
9月7日,骑手们在传统大跑项目中驰骋(无人机照片)。 9月7日,为期三天的2025年那曲市恰青赛马节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骑手驭马驰骋于羌塘草原之上,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群众、赛马爱好者前来观赏。本届赛马节设置走马12000米、场内速跑10000米、传统大跑等正式赛事,以及传统马术表演项目。 恰青赛马节是藏北高原的传统节日和运动盛会,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
2025.09.08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罗斯远东开幕
9月2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滨海边疆区第一副行政长官、政府主席薇拉·谢尔比娜在“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发(郭飞洲摄)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3日电(记者黄河 赵冰)“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2日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幕,
2025.09.04
金秋收获忙
8月31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村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田野金黄,农民忙着收获劳动的果实。 新华社发(黄杰敏摄) 8月30日,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大卡村农民运送刚收获的水稻(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田野金黄,农民忙着收获劳动的果实。 新华社发(李云生摄) 8月31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村民利用收割机抢收水稻(无人机照
2025.09.03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艺术展上海展开展
9月1日,参观者在艺术展上展出的摄影作品前驻足观看。 9月1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艺术展上海展在世界会客厅启幕。展览通过14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以中国战场为主视角,铺展出一幅气壮山河的抗战全景图。整个展览包括“战争爆发”“浴血奋战”“共同抗战”“伟大胜利”和“前事不忘”五个部分,旨在通过展现抗战历史,引领广大观众走进历史深处,感悟抗战精神,传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理
2025.09.02
乌鲁木齐马拉松:奔跑穿城 感受多元文化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31日电(记者马锴、孙哲)在31日举行的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赛中,1.4万名选手沿着赛道穿行在乌鲁木齐市城区,享受奔跑快乐的同时感受着当地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多元文化的魅力。 8月31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与观众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共吸引2.8万余名跑者报名,最终抽签确定1.4万人参赛,其中还有来自肯尼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
2025.09.01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8位阅兵擎旗手讲述战旗背后的故事
战旗方队擎旗手在进行排面合练(8月14日摄)。新华社发(王焕斌摄)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8位阅兵擎旗手讲述战旗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王慧 28岁的陈卓,立得像一棵松,目光紧紧注视着前方,身上的军装早已被汗水浸透。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阅兵集训点,采访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的8位战旗方队擎旗手,听他们讲述战旗背后的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