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跑好新征程的接力棒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从革命年代青年的舍生忘死,到改革开放中青年的开拓创新,一代代青年扎根时代,热血奋斗,始终扮演着排头兵、弄潮儿、急先锋的角色,谱写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绚烂篇章。在风雨如晦中,在生死攸关时,从一穷二白起,一代代青年人何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无数辉煌成就?其中的“制胜密码”就在于广大青年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使命担当。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国家和民
2025.05.08
人民网评:坚持科技兴警,提升警务效能
一辆黑色小轿车随意加塞,让后方车辆大排长龙。这一幕被空中的警用无人机悄然记录,下一个路口,小轿车被交警精准拦下,驾驶员依法接受处罚。这是上海公安着力提升新质战斗力,坚持科技兴警、提升警务效能的一个缩影。头顶,警用无人机体系勾勒智慧防线;指尖,数字化平台快速反馈社区隐患;眼前,预警模型“盯牢”重复警情……上海,一座常住人口逾2400万的超大城市,让守护“无声”、让安全“有感”。2019年5月7日,习
2025.05.07
人民网评:向更深更远的太空再进发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伴随着船箭成功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意义非凡。它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
2025.04.30
人民网评:提高青年驿站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针对毕业生跨地区求职增加、住宿成本高等问题,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青年驿站”作用为跨地区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住宿优惠便利服务的通知》,旨在更好发挥“青年驿站”促就业、惠学生作用,为跨地区求职应届毕业生提供住宿优惠和便利服务。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对于怀揣梦想、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跨城求职时住宿费用往往成为负担。若能在求职期间免费入住3-7天
2025.04.28
人民网评:让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本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1925年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第一条这样开宗明义。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雨沧桑,工会始终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坚定支持者,始终是劳动者权益的忠实守护者。“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首先要体现在亿万劳动者身上。”积极推进稳就业保就业,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活动,配合政府做好根治欠薪工作,推动各地及时科学调整最低
2025.04.27
人民网评:以职业道德带动新风正气
一切美好事物,往往都凝结着建设者的心血,蕴含着职业道德的光芒。日前,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弘扬新风正气,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明确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
2025.04.24
人民网评:水清岸绿,让美丽河湖不断流淌“幸福”
被誉为成都“母亲河”的锦江,曾面临严重的流域污染问题。自2017年开始,当地积极行动,统筹实施全线截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源污染管理。如今,锦江流域优良水体率大幅提升,夜鹭、白头鹎等成为锦江常客。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锦江的成功,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板和缩影。把江河湖泊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是国家“江河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人们会发现,越来越多
2025.04.23
人民网评:“中国传递爱而不是关税”
“中国热爱她的周边国家。中国传递爱而不是关税。”日前,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有海外网友深情留下上述感言。从中华文化“亲仁善邻”的仁爱底色,到民谚“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道理,中国一直以行动传递爱的力量,诠释睦邻友好的文化基因。海外网友质朴的话语、浓郁的情感,既是对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真切感悟,更是对中国身体力行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
2025.04.21
人民网评: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深入人心
在“京港两地共上一堂国安课”活动上,香港培侨中学与人大附中分校的青少年们共同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视频连线交流互动;贵州黔东南州举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宣传进侗寨”活动,将国家安全元素融入侗族大歌、芦笙舞等传统节目……近来,各地创新形式,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共筑国家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法治筑基,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完善。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总
2025.04.18
新华时评·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传递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吴雨 日前,一季度主要金融数据出炉。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达9.78万亿元,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现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更传递出一系列积极信号。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反映着实体经济的需求。开年首季主要金融数据整体向好,折射出有效需求进一步回暖。今年以来,八成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企业,其中六成以上是中长期贷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保持在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