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 我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
新华社广州8月26日电(记者胡喆、马晓澄)地下700米,广东江门的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一个直径超35米的有机玻璃球正静静捕捉来自宇宙的“幽灵粒子”——中微子。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式运行取数。这座历时十余年建设的重大科学设施,将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微子质量排序。 图为位于水池内(尚未灌水)的中心探测器(外部图)。(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2025.08.26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新华社广州/伦敦8月25日电(记者徐弘毅 郭爽)中国研究团队25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该成果有望帮助缓解肺移植供体短缺的难题,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研究团队提供的论文中示意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何建行率领的研究团队,将一只经过基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移植到一名脑死亡者体内,模拟临床常见的
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
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举行。会上发布的算力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FP1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介绍,我国目前处于数字经济加速跑的关键期,在算力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显著进展。 算力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并进。一方面,随着智算规模的显著提升,算力呈现“智算主导、多元协调发展”
2025.08.25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迎来两岁生日
8月24日,大熊猫“喀秋莎”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享用“生日蛋糕”。 首只在俄罗斯出生的大熊猫“喀秋莎”8月24日在莫斯科动物园迎来两岁生日。 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8月24日,大熊猫“喀秋莎”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享用“生日蛋糕”。 首只在俄罗斯出生的大熊猫“喀秋莎”8月24日在莫斯科动物园迎来两岁生日。 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8月24日,大熊猫“喀秋莎”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享用
首届全国赛落幕 “村超”聚力再出发
新华社贵阳8月24日电(记者罗羽)“这是一个新起点!”回想23日晚“村超”全国赛总决赛落幕的场景,已忙碌了整整两周的杨兵感慨地说,“村超”又翻开了崭新一页,将与各地携手,向“中国村超”“世界村超”不断迈进。 杨兵来自中国乡村足球联赛“村超”的发源地、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是中国建设银行天柱支行行长。但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村超”的“行长解说员”。 8月23日“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当晚,“行长解
中国白·德化瓷 出口步伐加快
8月20日,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陶瓷产品的修坯和擦水。 福建德化是全国著名的陶瓷工艺品出口和生产基地,现有陶瓷企业4500多家,目前形成出口工艺瓷、日用瓷、大师瓷等三大板块,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德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要城市设立了54个“中国白·德化瓷”推广展示中心。2025年1至7月,德化自营出口额21.38亿元,同比增长5
2025.08.22
2025 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在国家速滑馆开幕
这是8月21日拍摄的2025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现场。 8月21日,2025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在国家速滑馆开幕。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泰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近1500名青少年科创爱好者参与其中。 Botball教育机器人大会是一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少年教育机器人活动。通过学术交流和机器人系列主题活动,促进青少年在科技领域的实践,助
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货运量破90亿吨
8月21日上午,随着一列满载电煤的2万吨级重载列车驶出位于山西大同的湖东站,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是我国建设的首条重载铁路,也是全国货运量最大的单条铁路,自开建起,就不缺曝光度。开通运营30多年来,大秦铁路一直承担着西煤东运“大动脉”的重任,与中国经济一同向上。 一头连着“煤海”,一头连着大海,像一条“煤河”流淌,以每秒超12吨的“流量”输
前7个月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邹多为)海关总署8月20日发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7月单月,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60.5亿元,增长8.5%,规模、增速均为年内新高。其中,出口2190.4亿元,增长6.8%;进口1070.1亿元,增长12.3%。 随着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合作走深走实,区域间农
2025.08.21
我国科学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2024年11月13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的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展台,观众在观看拍摄嫦娥六号任务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新华社广州8月20日电(记者马晓澄)我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Apollo)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为揭示月球“后期重轰炸期”(LateHeavyBombardment)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