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两次出访苏联(上)

2021-07-12 10:54:41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楚人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在抵达莫斯科车站时,受到苏联党政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出席斯大林70岁寿辰庆祝大会。
 
毛泽东主出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的签字仪式。
 
 
访问苏联期间的毛泽东主席。
 
1949年 12月 18日,《人民日报》关于毛泽东主席访苏的报道。
 
1949年 12月 21日,《人民日报》关于祝贺斯大林70岁寿辰的报道。
 

1950年 2月 20日,《人民日报》关于毛泽东主席离开莫斯科回国的报道。
 
 
毛泽东主席一生只出国访问过两次,而且去的都是苏联。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档案文献的解密和许多当事人回忆录的发表,毛泽东主席两次访苏的幕后情况逐渐为世人所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有关领导多次要求满洲里市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整理。近日,笔者仔细查阅了毛主席两次访苏的有关资料,并询问了一些当年参与此事的满洲里铁路老工作人员的后代,还翻阅了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滕代远的后人滕久昕和毛主席第二次访苏俄语翻译阎明复的回忆文章,通过一些文献互相对照,得到一些较为完整的史料,现刊登在报纸上与读者共飨,并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秘密出访苏联
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苏联是乘火车去的,时间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历时89天。第二次出国访问是1957年11月乘飞机去苏联。
1949年11月1日,北京至满洲里开通了直达列车,这为毛泽东主席乘火车出访奠定了基础。
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情况复杂,这次出访苏联是保密的,不做宣传。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沿途的安全警卫工作由聂荣臻、滕代远、李克农、罗瑞卿等同志负责。为了做到高度保密,各级党政军负责人一律不许进站迎送。铁道部规定专列代号为9002,公安部罗瑞卿部长规定称专列为李得胜专用列车。
1949年12月6日晚8时30分,毛泽东主席身穿皮大衣、头戴皮帽走下汽车,带领随行人员陈伯达、师哲、叶子龙、汪东兴及医生、厨师、警卫人员等到达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登上列车。陪同毛主席访苏的还有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苏联交通部部长柯瓦廖夫。护送毛主席到边境线的有李富春、李克农、滕代远、罗瑞卿、毛岸英等同志。
12月6日晚9时,毛泽东主席乘坐的代号为9002的专列从西直门火车站正点出发。这趟编号为9002的专列是美国送给蒋介石的礼物,设备十分高级,蒋介石还没有坐过,宋美龄只坐过一次,就在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缴获。
这是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最重要的专运任务。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安全保卫部门心里没底,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的还是人海战术,许多地方都是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出马站岗放哨,护路护桥,沿线的车站、桥梁、涵洞、制高点、居民点及所有易于隐蔽的树林、土包、暗道都布置岗哨。铁路沿线两侧的每根电线杆下都有一名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背朝路基,警惕地守卫在专列经过的地方。毛主席的专列出国和返回两次经过的地方,警卫部队都是提前6小时到现场布控,专列过去1小时后才撤岗。
专列于1949年12月7日晚到达沈阳车站,更换1861号蒸汽机车进行牵引后继续前行。这是一台1940年由日本制造的火车头,在当时算是比较新的机车,现在这台蒸汽机车的仿品保存在满洲里的国门景区供游人参观。列车到达沈阳车站后,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一行上车看望毛泽东主席,并提出要送毛主席到满洲里,毛主席没有同意。
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运行,于12月9日到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车站。这时,一列墨绿色的苏联高级专列已停在站内待命。原来,为了表达对毛泽东主席的尊重,斯大林用自己的专列到满洲里迎接毛主席。列车服务员都是苏联人,唯有餐车配有中国厨师,为的是给毛主席一行做中餐。由苏联外交部副部长拉夫伦捷夫等人在满洲里迎接毛主席一行人员。
1900年4月,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萨拜戈尔延伸进中国国境,俄国铁路人员跨过国境,把踏上中国的土地称为“满洲里亚”。1901年火车站建成后,取名为“满洲里亚”,后译成中文即满洲里。满洲里当时是中国陆地与苏联相通的唯一铁路接口处,因为两国铁路轨距不同,所以在这里要转乘苏方派来的迎接专列。满洲里当时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车站站台南面是中国的中长铁路国际标准轨距,车站站台北面是苏联铁路宽轨距。
专列在满洲里站停稳后,藤代远进入车厢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主席,满洲里到了。外面太冷,请您在车上休息,我先与苏联同志见面办理交接。”随后滕代远与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等人登上苏方列车,认真仔细地进行查看,直到全部查看完后才放心进行行李物品搬运。等我方人员将行李物品搬运后,滕代远和杨奇清再次进入毛主席乘坐的车厢,报告准备工作完毕,请主席换乘苏联列车。此时,苏方专列的车门正好对准我方火车车门,毛主席微笑着与在场送行的各位领导亲切握手,说道:“一路上辛苦了,谢谢你们。” 外面的气温已经是零下50度,有人提议:“我们和主席合个影吧!”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啊。”各位送行的领导在毛主席乘坐的车厢前站成一排,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苏方专列缓缓启动,毛主席隔着玻璃窗向大家挥手告别,中方送行的李富春、滕代远、李克农、杨奇清、毛岸英等人一字排开,向毛主席敬礼,一直目送列车远去。
随后,滕代远等领导向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布置任务,要求有关铁路局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接毛泽东主席专列返回,确保回国时的行车绝对安全。
上世纪40年代后期,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曾几次提出要访问苏联,但当时苏联政府出于种种原因考虑都没有同意毛泽东同志访苏的要求。毛主席此次访问苏联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为了给斯大林同志70岁祝寿;二是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为了保证专列绝对不出问题,在苏联境内沿途都是几个人守着一个铁路扳道叉,毛泽东主席的专列没通过前扳道叉都锁着,专列过后才把扳道叉打开。一路上为了缓解疲劳,毛主席经常走出车厢到月台上散步。
十天后,1949年12月16日中午,毛泽东主席的专列开进了莫斯科北站。
两位领导人的初次会面在克里姆林宫,以斯大林为首的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苏联领导人在其身后排成一行迎接毛泽东主席,而斯大林一般是不到门口迎接外宾的,这次显然是对毛主席的“破例”。斯大林后来感叹:想不到毛泽东是这样的年轻与健壮!当时苏联方面为了表达完全信任和尊敬,只有中方翻译师哲一人在场负责双方的翻译。
好事多磨,中苏两国花了很长时间进行谈判,直到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才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补充协定》等签字仪式,由1950年1月20日赶到苏联负责谈判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字。这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当全国人民从次日广播和报纸上得知此事后,除了激动和高兴外,大家同时也意识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即将动身回国了。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结束了对苏联的首次访问,于莫斯科时间晚10时30分登上苏联列车回国。
为了欢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访苏回国,中共中央决定,派李富春代表中央随车前往满洲里迎接,由朱德另乘专车到沈阳迎接。
由于毛泽东主席返回时在莫斯科车站发表了讲话,公布了新闻消息,因此回国时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铁道部长滕代远亲自布置有关工作,组织专列到满洲里车站迎接毛主席、周总理。
列车经过在苏联境内10天的行驶,于2月26日下午在苏方人员一直护送下抵达满洲里站,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也同车抵达。在莫斯科,斯大林分别送给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各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也随专列抵达满洲里。
 
□本版图片均来自网路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二十五)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二十六)